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8页 |
·亲和膜分离技术 | 第15-27页 |
·亲和膜分离过程及理论模型 | 第16-18页 |
·亲和膜的制备 | 第18-20页 |
·亲和膜的改性 | 第20-22页 |
·亲和膜组件 | 第22-23页 |
·亲和膜的应用 | 第23-27页 |
·亲和膜研究展望 | 第27页 |
·纳米纤维制备方法 | 第27-31页 |
·静电纺丝技术 | 第28页 |
·静电纺丝原理 | 第28-29页 |
·静电纺丝工艺 | 第29-31页 |
·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危害及其去除方法 | 第31-35页 |
·常见金属离子的危害 | 第31-32页 |
·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方法 | 第32-3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8页 |
第二章 湿法静电纺丝制备聚乙烯醇掺杂聚乙烯亚胺纳米纤维亲和膜研究 | 第48-76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材料 | 第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 | 第50页 |
·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结构分析表征 | 第50-51页 |
·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71页 |
·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制备及其形态结构 | 第52-58页 |
·PEI/PVA质量比对纳米纤维亲和膜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的红外光谱研究 | 第59-60页 |
·吸附时间对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吸附性能影响 | 第60-61页 |
·溶液起始浓度对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吸附性能影响 | 第61-62页 |
·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等温线 | 第62-66页 |
·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对金属离子吸附机理研究 | 第66-67页 |
·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再生性能 | 第67-70页 |
·PEI/PVA纳米纤维亲和膜对铜离子的检测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第三章 微纳结构聚乙烯亚胺/聚醚砜纳米纤维亲和膜制备 | 第76-99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实验部分 | 第77-81页 |
·材料 | 第77-78页 |
·实验仪器 | 第78页 |
·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EI/PES纳米纤维 | 第78-79页 |
·溶剂刻蚀制备具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亲和膜 | 第79-80页 |
·PEI/PES纳米纤维亲和膜结构分析表征 | 第80页 |
·铜离子吸附实验 | 第80-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93页 |
·聚合物总浓度对PEI/PES纳米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81-83页 |
·PEI/PES质量比对PEI/PES纳米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83-86页 |
·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形态结构 | 第86-89页 |
·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膜红外光谱研究 | 第89-90页 |
·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膜的热降解性能 | 第90-91页 |
·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BET测试 | 第91-92页 |
·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在吸附应用中的优势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第四章 微纳结构聚乙烯亚胺/聚醚砜纳米纤维亲和膜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99-127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100-104页 |
·材料 | 第100-102页 |
·实验仪器 | 第102页 |
·重金属离子和阴离子染料吸附实验 | 第102-104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第10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22页 |
·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膜质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溶液起始pH值对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膜吸附量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溶液起始浓度对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膜吸附量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吸附时间对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膜吸附量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吸附温度对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膜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109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109-112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112-115页 |
·吸附热力学 | 第115-118页 |
·吸附机理 | 第118-121页 |
·微纳结构PEI/PES纳米纤维膜的脱附和再生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7页 |
第五章 荧光团掺杂聚醚砜纳米纤维膜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水体微量铜离子的检测 | 第127-153页 |
·引言 | 第127-128页 |
·实验部分 | 第128-131页 |
·材料 | 第128页 |
·实验仪器 | 第128-129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的合成 | 第129-130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的化学结构表征 | 第130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聚醚砜纳米纤维传感器制备 | 第130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聚醚砜纳米纤维形态结构分析 | 第130-131页 |
·铜离子选择性识别实验 | 第1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1-148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的合成反应 | 第131-132页 |
·罗丹明酰肼的化学结构 | 第132-135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对铜离子选择性识别 | 第135-137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对金属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识别 | 第137-139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荧光光谱识别 | 第139-142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聚醚砜纳米纤维传感器的制备 | 第142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聚醚砜纳米纤维传感器对铜离子浓度的检测 | 第142-145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聚醚砜纳米纤维传感器对铜离子的选择性 | 第145-147页 |
·罗丹明酰肼水杨醛席夫碱/聚醚砜纳米纤维传感器对铜离子的识别机理 | 第147-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3-156页 |
·结论 | 第153-155页 |
·展望 | 第155-156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