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社区法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s第6-11页
导言第11页
第一章 社区法官概述第11-24页
 第一节 上海市杨浦区“社区法官”模式引发的思考第11-12页
 第二节 社区法官的界定第12-14页
  一、 社区法官的由来考察第12-13页
  二、 类型归纳第13页
  三、 特征分析及定义第13-14页
 第三节 社区法官模式的构成第14-20页
  一、 人员选任及组织形式第14-16页
  二、 社区法官与其他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的关系第16-17页
  三、 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路径第17-20页
 第四节 设立社区法官的现实意义第20-24页
  一、 丰富充实现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第20-21页
  二、 落实司法为民的解纷理念第21页
  三、 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司法传统第21-23页
  四、 顺应国际潮流的趋势第23-24页
第二章 社区法官与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第24-31页
 第一节 国外“治安法官制度”简介第24-27页
  一、 英国第24-25页
  二、 美国第25页
  三、 加拿大第25-26页
  四、 法国第26-27页
 第二节 社区法官与“治安法官”的比较第27-31页
  一、 相同之处第27-28页
  二、 相异之处第28-29页
  三、 启示第29-31页
第三章 社区法官模式的价值分析第31-38页
 第一节 社区法官与社区纠纷的解决第31-33页
  一、 社区纠纷的概念及特征分析第31-32页
  二、 社区法官与社区纠纷的解决第32-33页
 第二节 社区法官在解决社区纠纷中的作用第33-36页
 第三节 社区法官相比于传统纠纷解决方式之优势第36-38页
  一、 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不足第36-37页
  二、 社区法官模式的优势所在第37-38页
第四章 关于社区法官模式的普适性分析第38-43页
 第一节 社区法官模式推广的必要性第39-40页
 第二节 社区法官模式推广的可行性第40-43页
  一、 选任对象的广泛性第41-42页
  二、 组织保障第42页
  三、 群众认可度高第42-43页
第五章 社区法官模式的制度化构建第43-46页
 第一节 适用范围和人员机构设置第43-44页
  一、 工作范围和对象第43页
  二、 机构及人员设置第43-44页
 第二节 社区法官工作的管理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刑事案例指导运作问题研究
下一篇:现行刑事简易程序的效率评析及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