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国外学者关于合作金融的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问题 | 第14-22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合作经济 | 第14页 |
·合作金融 | 第14-15页 |
·农村信用社 | 第15-16页 |
·建国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农村信用社的创设和推广阶段 | 第16-17页 |
·农村信用社的曲折发展阶段 | 第17页 |
·农村信用社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农村信用社的独立发展阶段 | 第18页 |
·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阶段 | 第18-19页 |
·农村信用社产权的改革模式 | 第19-22页 |
·合作制模式 | 第20页 |
·股份制模式 | 第20-21页 |
·股份合作制模式 | 第21-22页 |
3.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及成因 | 第22-28页 |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 | 第22-25页 |
·不良贷款严重 | 第22-23页 |
·产权不明晰 | 第23-24页 |
·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 第24页 |
·员工素质偏低 | 第24-25页 |
·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法律制度缺失 | 第25-26页 |
·所有者虚置,导致产权不明晰 | 第26页 |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难以实现 | 第26-27页 |
·人才选拔机制僵硬,致员工素质偏低 | 第27-28页 |
4.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 | 第28-33页 |
·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 第28-29页 |
·深化我省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 第29-30页 |
·推动我省新农村的建设 | 第30-31页 |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 第31-33页 |
5.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3-38页 |
·立法现状 | 第33-35页 |
·国家立法现状 | 第33-35页 |
·地方立法现状(以甘肃为例) | 第35页 |
·我国信用社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立法严重滞后 | 第35-36页 |
·立法层级过低 | 第36页 |
·立法存在漏洞 | 第36-37页 |
·地方立法的缺失 | 第37-38页 |
6.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8-46页 |
·国外经验 | 第38-40页 |
·多元复合式合作金融体系 | 第38-39页 |
·金字塔式合作金融体系 | 第39页 |
·上官下民式合作金融体系 | 第39-40页 |
·非独立附属式合作金融体系 | 第40页 |
·国外经验启示 | 第40-43页 |
·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合作金融体系 | 第41页 |
·制定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法规 | 第41-42页 |
·加大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扶持力度 | 第42页 |
·制定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体系 | 第42-43页 |
·国内经验 | 第43页 |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 | 第43页 |
·宁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 | 第43页 |
·国内经验启示 | 第43-44页 |
·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 | 第44-46页 |
·改革模式选择:农村合作银行和县(市)统一法人联社 | 第44页 |
·改革模式选择的可行性 | 第44-46页 |
7. 完善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法律体系建议 | 第46-53页 |
·建议国家制定合作金融法 | 第46-47页 |
·建议完善《甘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 第47-53页 |
·确立适合我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 | 第47页 |
·明确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 第47-49页 |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第49-50页 |
·加强省联社的管理职能 | 第50页 |
·补充制定金融监管政策 | 第50-51页 |
·创新扶持政策 | 第51-53页 |
8.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