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优化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图像融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4-16页
     ·图像融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基于多分辨率分解方法图像融合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6-18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基于多分辨率分解的图像融合的一般方法第18-27页
   ·多分辨率分析理论发展历程第18-20页
   ·不同多分辨率分解方式的分析比较第20-25页
     ·不同分解方式对曲线的逼近方式的比较第20-21页
     ·不同分解方式分解系数的比较第21-25页
   ·基于多分辨分解的图像融合一般方法第25-27页
第三章 低频融合规则与高频融合规则的改进第27-49页
   ·低频融合规则第29-38页
     ·常用的低频融合规则第29-31页
     ·基于多区域分割的低频融合规则第31-37页
     ·低频规则实验分析第37-38页
   ·高频融合规则第38-47页
     ·常用的高频融合规则第38-40页
     ·基于改进的梯度取大高频融合规则第40-45页
     ·高频规则实验分析第45-47页
   ·综合实验分析第47-49页
第四章 图像融合评价体系及融合结果评价第49-59页
   ·融合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第49-50页
   ·融合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第50-57页
     ·常用的融合图像客观评价指标第50-51页
     ·常用指标存在的不足之处第51-52页
     ·结构相似度指标和边缘相似度指标第52-55页
     ·基于模糊积分的综合评价指标第55-57页
   ·图像融合结果客观评价第57-59页
     ·低频融合方法的评价第57-58页
     ·高频融合方法的评价第58页
     ·综合实验结果的评价第58-59页
第五章 自适应最优的图像融合框架第59-65页
   ·一般的图像融合框架的不足第59页
   ·分解层对图像融合结果的影响第59-61页
   ·自适应最优图像融合框架第61-63页
     ·最优效果的评定第61-62页
     ·基于传统框架改进的自适应最优框架第62-63页
   ·自适应最优图像融合框架实验分析第63-65页
第六章 图像融合软件系统的实现第65-69页
   ·图像融合服务器端软件系统构架第65-68页
     ·源图像存储模块第65-66页
     ·图像融合模块第66-67页
     ·融合结果存储模块第67-68页
     ·图像融合结果比较模块第68页
   ·图像融合 C/S 构架第68-6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工作总结第69-70页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射频识别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
下一篇:无人机视觉着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