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1页
1 金融监管体制的一般理论第11-18页
   ·后危机时代与金融监管体制的涵义第11-12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概念界定第11-12页
     ·金融监管体制的涵义第12页
   ·金融监管模式第12-16页
     ·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第13-15页
     ·多头监管与统一监管第15-16页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必要性第16-18页
     ·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第16-17页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降低金融系统的稳定第17页
     ·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引发系统性风险第17-18页
2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英澳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借鉴第18-31页
   ·美国伞形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第18-22页
     ·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架构第18-19页
     ·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第19-22页
   ·英国单一监管体制改革第22-25页
     ·金融危机前英国金融监管架构第22-23页
     ·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第23-25页
   ·澳大利亚双峰金融监管体制第25-27页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第27-31页
     ·转变金融监管模式第27-28页
     ·加强监管的同时仍然坚持市场主导原则第28页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第28-29页
     ·加强对微观领域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第29-30页
     ·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第30-31页
3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1-38页
   ·金融危机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历程第31-32页
     ·金融混业监管期 (1978年-1992年)第31页
     ·金融分业监管期 (1992年-2003年)第31-32页
     ·分业监管体制确立后的混业经营时期 (2003 年至今 )第32页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第32-33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3-38页
     ·分业监管体制存在弊端第33-34页
     ·现有金融监管体制阻碍金融创新第34页
     ·缺乏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和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第34-35页
     ·微观领域缺乏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机构第35-36页
     ·缺乏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第36页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缺陷第36-38页
4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建议第38-45页
   ·目标为导向的双峰监管体制的确立第38-40页
     ·以目标为基础的监管模式的选择第38-39页
     ·双峰监管模式的选择第39-40页
   ·双峰监管体制下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第40-41页
   ·双峰监管体制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建立第41-42页
   ·建立我国央行主导金融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第42-45页
     ·短期:建立监管者之间的协调机制第42-43页
     ·中长期:统一金融法制和监管机构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