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国内外水电站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水电站地下主厂房火灾特点 | 第12-13页 |
| ·地下水电站主厂房防排烟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火灾试验研究 | 第14-16页 |
|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6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 2 地下水电站主厂房 1:12 模型实验设计 | 第18-30页 |
| ·地下水电站主厂房 1:12 相似模型设计理论 | 第18-24页 |
| ·流动相似理论 | 第18-19页 |
| ·烟气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 ·地下水电站主厂房火灾烟气流动相似性分析 | 第20-23页 |
| ·地下水电站主厂房火灾烟羽流模型律 | 第23-24页 |
| ·地下水电站主厂房 1:12 模型 | 第24-29页 |
| ·鲁地拉水电站物理模型 | 第24-26页 |
| ·地下水电站主厂房 1:12 模型 | 第26-27页 |
| ·火源设计 | 第27-28页 |
| ·温度采集与热电偶布置 | 第28页 |
| ·排烟系统 | 第28-29页 |
| ·烟气层高度的确定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地下水电站主厂房 1:12 模型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6页 |
| ·相似模型实验结果与理论公式对比 | 第30-31页 |
| ·主厂房母线层端部火灾烟气自然填充研究 | 第31-41页 |
| ·实验工况设置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 ·主厂房母线层端部火灾机械排烟研究 | 第41-44页 |
| ·实验工况设置 | 第41-4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4 主厂房母线层端部火灾烟气自然填充数值模拟研究 | 第46-69页 |
| ·Fire Dynamics Simulatior(FDS)数值模拟软件 | 第46-49页 |
| ·FDS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46页 |
| ·数学模型 | 第46-48页 |
| ·FDS 数值模型验证 | 第48-49页 |
| ·主厂房母线层端部火灾烟气自然填充研究 | 第49-69页 |
| ·火灾烟气自然填充过程 | 第49-50页 |
| ·烟气流动规律 | 第50-52页 |
| ·烟气温度分布 | 第52-54页 |
| ·烟气温度纵向衰减规律 | 第54-56页 |
| ·烟气浓度与能见度分布 | 第56-61页 |
| ·一氧化碳浓度分布 | 第61-65页 |
| ·主厂房火灾危险时刻判断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5 主厂房母线层端部火灾机械排烟数值模拟研究 | 第69-98页 |
| ·排烟风量对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 | 第69-83页 |
| ·模拟工况设置 | 第69页 |
| ·不同排烟量下发电机层内排烟效果分析 | 第69-76页 |
| ·不同排烟量下母线层内排烟效果分析 | 第76-79页 |
| ·不同排烟风量下水轮机层内排烟效果分析 | 第79-82页 |
| ·本节小结 | 第82-83页 |
| ·排烟风口位置对排烟效果的影响 | 第83-90页 |
| ·模拟工况设置 | 第83-86页 |
| ·不同排烟风口位置下发电机层内排烟效果分析 | 第86-87页 |
| ·不同排烟风口位置下母线层内排烟效果分析 | 第87-88页 |
| ·不同排烟风口位置下水轮机层内排烟效果分析 | 第88-90页 |
| ·本节小结 | 第90页 |
| ·火源强度对排烟性能影响 | 第90-98页 |
| ·模拟工况设置 | 第90页 |
| ·火源强度对烟气温度的影响 | 第90-92页 |
| ·火源强度对烟气浓度的影响 | 第92-93页 |
| ·火源强度对能见度影响 | 第93-94页 |
| ·火源强度对 CO 浓度的影响 | 第94-97页 |
| ·本节小结 | 第97-98页 |
| 6 结论 | 第98-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