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辞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1-14页 |
第一节 国外学者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学者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综述 | 第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主要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 第16-18页 |
一、 批发业务盈利模式 | 第16页 |
二、 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 | 第16-17页 |
三、 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模式 | 第17页 |
四、 中间业务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规范性分析 | 第18-20页 |
一、 银行内部自身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二、 外部宏观环境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0-24页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原则 | 第20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第20-24页 |
一、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20-21页 |
二、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21-24页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模型的建立 | 第24页 |
第二节 面板数据分析说明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模型估计 | 第25-31页 |
一、 模型估计思路 | 第25页 |
二、 混合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三、 固定效应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四、 商业银行内部自身影响因素解释 | 第28-29页 |
五、 商业银行外部宏观影响因素解释 | 第29-31页 |
第六章 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主要问题分析 | 第31-38页 |
第一节 次贷危机下国际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问题分析 | 第31页 |
第二节 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思考 | 第34-38页 |
一、 健全公司治理 | 第35页 |
二、 完备信用风险管理 | 第35-36页 |
三、 加强内部控制 | 第36页 |
四、 实现盈利收入多元化格局 | 第36-37页 |
五、 有力推进成本控制 | 第37-3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38-41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38页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38-39页 |
第三节 不足之处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