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重难点与研究创新 | 第17-18页 |
·重点难点 | 第17页 |
·研究创新 | 第17-18页 |
第2章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概述 | 第18-24页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8页 |
·“生存权”理论 | 第18页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 第18-19页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概念 | 第18-19页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 | 第19页 |
·中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19-22页 |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概述 | 第19-20页 |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转型 | 第20-22页 |
·国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第3章 国际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及启示 | 第24-32页 |
·福利型医疗保险模式 | 第24-26页 |
·主要特点 | 第24页 |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24-26页 |
·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模式 | 第26-27页 |
·主要特点 | 第26页 |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26-27页 |
·商业保险型医疗保险模式 | 第27-29页 |
·主要特点 | 第27-28页 |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28-29页 |
·储蓄型医疗保险模式 | 第29-30页 |
·主要特点 | 第29页 |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29-30页 |
·国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践的启示 | 第30-32页 |
第4章 石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2-45页 |
·石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 第32-35页 |
·建立了顺畅的工作机制 | 第32-33页 |
·建立了系统的内部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正常发挥了医疗保障作用 | 第34页 |
·制度创新的作用初步显现 | 第34-35页 |
·石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39页 |
·参保率不高 | 第35-36页 |
·筹资总额受限 | 第36页 |
·基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第36-37页 |
·保障水平不高 | 第37页 |
·首诊医院压力大 | 第37-38页 |
·医疗服务质量不够高 | 第38-39页 |
·经办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 第39页 |
·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39-45页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存在缺陷 | 第39-40页 |
·医疗服务体制不合理 | 第40-41页 |
·政府角色缺失 | 第41-43页 |
·医疗保障法律体系很不健全 | 第43页 |
·医疗保险体系补充不足 | 第43-45页 |
第5章 完善石门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 第45-55页 |
·完善石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运行机制 | 第45-47页 |
·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 | 第45-46页 |
·健全医疗费用基金补助机制 | 第46-47页 |
·提高统筹层次 | 第47页 |
·强化政府在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中的作用 | 第47-51页 |
·努力扩大参保的覆盖范围 | 第47-48页 |
·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投入 | 第48页 |
·加强部门协调合作 | 第48-49页 |
·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建设 | 第49-50页 |
·加强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日常工作的管理 | 第50-51页 |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建设与管理 | 第51-53页 |
·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作用 | 第51-52页 |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 第52-53页 |
·重视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 | 第53页 |
·加强法制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规制 | 第53-54页 |
·发挥在商业保险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A 常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