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6-17页 |
| 第2章 大学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治理 | 第17-18页 |
| ·大学治理 | 第18页 |
| ·大学治理模式及其要素 | 第18-19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1页 |
| ·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解读 | 第19页 |
| ·委托—代理理论运用于大学治理模式的适切性 | 第19-21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4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解读 | 第21-22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于大学治理模式的适切性 | 第22-24页 |
| 第3章 国外大学治理的五种主要模式分析 | 第24-36页 |
| ·21世纪大学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 第24-25页 |
| ·国外大学治理的运行机制 | 第25-30页 |
| ·美国的运行机制 | 第25-27页 |
| ·英国的运行机制 | 第27-28页 |
| ·法国的运行机制 | 第28-30页 |
| ·国外大学治理的五种主要模式分析 | 第30-36页 |
| ·教学人员治理模式 | 第30-31页 |
| ·公司治理模式 | 第31-33页 |
| ·董事会治理模式 | 第33页 |
|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第33-34页 |
| ·混合治理模式 | 第34-36页 |
| 第4章 国外大学治理的五种主要视角分析 | 第36-41页 |
| ·影响大学治理模式的五种主要视角 | 第36-38页 |
| ·效率 | 第36页 |
| ·有效性 | 第36-37页 |
| ·参与 | 第37页 |
| ·领导 | 第37页 |
| ·回应环境 | 第37-38页 |
| ·五种治理视角下的大学治理模式分析 | 第38-41页 |
| 第5章 国外大学治理模式研究的启示 | 第41-43页 |
| ·大学要根据自身独特的历史,需求和实践,建立大学治理模式的基准点 | 第41页 |
| ·大学治理模式的构建要体现多元主体参与,实现治理主体间关系的平衡 | 第41-4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3-45页 |
|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 ·不足之处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