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离别情歌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缘由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民间离别情歌产生和传唱的背景 | 第13-35页 |
一、心理背景 | 第13-17页 |
(一) 安土重迁、喜聚伤离的民族心理 | 第13-15页 |
(二) 恋人间的“成人依恋”心理 | 第15-17页 |
二、社会背景 | 第17-35页 |
(一) 科举 | 第17-19页 |
(二) 征兵 | 第19-23页 |
(三) 商旅生活 | 第23-25页 |
(四) 移民 | 第25-29页 |
(五) 对歌择偶风俗 | 第29-31页 |
(六) 封建婚姻制度 | 第31-35页 |
第二章 民间离别情歌中的情感分析 | 第35-61页 |
一、情感内容 | 第35-51页 |
(一) 离情别绪 | 第35-38页 |
(二) 见弃之忧 | 第38-41页 |
(三) 坚贞之爱 | 第41-43页 |
(四) 爱之鼓励、宽慰 | 第43-45页 |
(五) 生命意识 | 第45-51页 |
二、典型情感表现 | 第51-61页 |
(一) 泣诉 | 第52-54页 |
(二) 尚未分别,先问归期 | 第54-56页 |
(三) 祈祷、占卜 | 第56-58页 |
(四) 临别赠物 | 第58-61页 |
第三章 “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的歌词艺术特色 | 第61-80页 |
一、抒情范式 | 第61-64页 |
(一) 间接抒情 | 第61-62页 |
(二) 直接抒情 | 第62-64页 |
二、民间情歌中的意象分析 | 第64-72页 |
(一) 原型意象 | 第65-69页 |
(二) 即兴意象 | 第69-72页 |
三、表现手法举要 | 第72-80页 |
(一) 赋 | 第72-74页 |
(二) 比兴 | 第74-75页 |
(三) 排比 | 第75-77页 |
(四) 夸张 | 第77页 |
(五) 用典 | 第77-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