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3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对象 | 第10-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8-23页 |
·研究手段 | 第23-32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立题依据 | 第32-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2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中药小分子和BSA 的相互作用 | 第35-47页 |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中药小分子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类型 | 第36-44页 |
·荧光猝灭法简介 | 第36-38页 |
·静态猝灭与动态猝灭类型的判断 | 第38-39页 |
·中药小分子对BSA 内源荧光的猝灭作用的判断 | 第39-41页 |
·结合位点数与结合常数的求取 | 第41-43页 |
·作用力类型的判断 | 第43-44页 |
·中药小分子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3章 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中药小分子和BSA 的相互作用 | 第47-51页 |
·实验部分 | 第4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第4章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中药小分子和 BSA 的相互作用 | 第51-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