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预警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8-30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概述 | 第18-22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18-19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一般分析 | 第19-22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概述 | 第22-26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22-25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一般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 第25-26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预警一般分析 | 第26-30页 |
·风险预警的一般分析 | 第26-28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预警一般分析 | 第28-30页 |
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识别 | 第30-41页 |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因素 | 第30-37页 |
·基本经营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风险管理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经营业绩分析 | 第35-37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营环境因素分析 | 第37-41页 |
·政策法律环境风险 | 第37-38页 |
·经济环境风险 | 第38页 |
·合作银行风险 | 第38-39页 |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 | 第39-41页 |
4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第41-68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6页 |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1-42页 |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第42-43页 |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形成 | 第43-46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51页 |
·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第46-47页 |
·AHP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 第47-49页 |
·基于 AHP 层次分析法的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 | 第49-51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预警指标预警判断标准 | 第51-60页 |
·风险预警指标预警判断标准确定的方法 | 第51-52页 |
·风险预警指标预警判断区间的确定 | 第52-60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60-68页 |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基本原理 | 第60-63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综合风险评估因素集的建立 | 第63-64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预警指标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 第64-65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模糊评判因子与预警信号 | 第65-68页 |
5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预警实证分析 | 第68-75页 |
·H 担保公司 | 第68-71页 |
·H 担保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68-69页 |
·H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 第69-71页 |
·H 担保公司的担保风险预警分析 | 第71-75页 |
·H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值的确定 | 第71-73页 |
·H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结果评价 | 第73-75页 |
6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预控策略 | 第75-84页 |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 第75-77页 |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 第75页 |
·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 第75-77页 |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散机制 | 第77-78页 |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转移机制 | 第78-81页 |
·探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制度 | 第81-84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 | 第90-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