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时评现状及发展研究--基于《人民日报》等三种报刊的对比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0-1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0-11页 |
·内容分析法 | 第11页 |
·调查分析法 | 第11-12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经济时评发展现状 | 第13-27页 |
·经济时评的发展历程 | 第13-19页 |
·经济时评的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经济时评产生的历史必然 | 第15-16页 |
·经济时评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16-19页 |
·经济时评的基本特征 | 第19-23页 |
·与经济热点紧密结合 | 第20-21页 |
·经济时评专业性强 | 第21-22页 |
·经济时评评论员素质要求高 | 第22页 |
·经济时评易牵连利益集团 | 第22-23页 |
·经济时评的基本功能 | 第23-27页 |
·解读经济政策,为普通大众解疑释惑 | 第24-25页 |
·监督经济行为,引导市场有序发展 | 第25页 |
·传播经济知识,引导经济生活 | 第25-26页 |
·为信息不对称中的弱势群体立言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经济时评发展的现实问题 | 第27-33页 |
·专业性不够,出现常识性错误 | 第28-29页 |
·深度不够,泛泛而谈现象普遍 | 第29-30页 |
·冲突性不够,没有评论到本质问题 | 第30-31页 |
·宽容性不够,语言暴力倾向明显 | 第31-32页 |
·独立性不够,为利益集团代言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经济时评的对比实证分析 | 第33-39页 |
·基于《人民日报·经济时评》的实证分析 | 第34-36页 |
·基于《财经》杂志社论的实证分析 | 第36-38页 |
·基于《每日经济新闻》评论的实证分析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推动经济时评健康发展的途径 | 第39-46页 |
·全面提升评论员的职业素养 | 第40-42页 |
·提高政治素质与树立全局意识 | 第40-41页 |
·培养全球视野与占领历史高度 | 第41页 |
·致力专业主义建设与人文关怀 | 第41-42页 |
·加快新闻评论工作的业务创新 | 第42-43页 |
·完善并健全独立评论人制度 | 第43-44页 |
·健全法制拓宽新闻自由空间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一 | 第50-51页 |
附录二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