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斜坡沙河街组沙二段至沙一下亚段物源分析及沉积相特征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论文来源及目的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8页 |
·研究区勘探现状 | 第8页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页 |
·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 第9-11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1-17页 |
·区域构造概况 | 第11-15页 |
·工区地理及构造位置 | 第11-12页 |
·区域构造史 | 第12-13页 |
·区域构造单元 | 第13-15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5-17页 |
第3章 物源区分析 | 第17-34页 |
·古今水系对比 | 第17-22页 |
·古水流 | 第17-19页 |
·测井剖面显示 | 第19-22页 |
·重矿物分析 | 第22-26页 |
·沙二段重矿物组合和ZTR指数分析 | 第22-24页 |
·沙一下亚段重矿物组合和ZTR指数分析 | 第24-26页 |
·碎屑组分分析 | 第26-34页 |
·沙二段碎屑成分分析 | 第26-29页 |
·沙一下亚段碎屑成分分析 | 第29-34页 |
第4章 层序地层划分 | 第34-41页 |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第34-35页 |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35-41页 |
第5章 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演化 | 第41-71页 |
·沉积相标志 | 第41-47页 |
·岩石类型及岩石颜色 | 第41页 |
·沉积构造及古生物标志 | 第41-44页 |
·测井相分析 | 第44-47页 |
·沉积相划分 | 第47-58页 |
·单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47-51页 |
·连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51-58页 |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规律 | 第58-71页 |
·砂岩厚度分布规律 | 第58-62页 |
·沉积相的平面展布 | 第62-70页 |
·沉积演化规律 | 第70-71页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