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

中国古代美学之“化”范畴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言第7-8页
第一章 "化生"第8-18页
 一、从语义层面上"化生"第8-10页
 二、美学层面上的"化生"第10-12页
 三、"化生"理论的发展第12-18页
  1、"化生"理论的纵向发展第13-15页
  2、"化生"理论的横向发展第15-18页
第二章 变化第18-28页
 一、儒家、道家里的"变化"理论第18-20页
  1、儒家中的"变化"第18-19页
  2、道家中的"变化"第19-20页
  3、变化由哲学范畴进入美学范畴第20页
 二、绘画中的"变化"第20-28页
  1、化与道第21-24页
  2、法与化第24-26页
  3、化与审美心境第26-28页
第三章 教化第28-36页
 一、语义角度论"感化、教化"第28页
 二、乐教的伦理功能第28-32页
 三、音乐教化的政治意义第32-34页
 四、音乐教化的生命意义第34-36页
第四章 物化第36-41页
 一、语义层面的"物化"第36页
 二、"物化"与审美境界的构筑第36-38页
 三、"物化"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第38-39页
 四、"物化"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erpinski地毯和Sierpinski正方体海绵的Hausdorff测度上界估计
下一篇:中国传统堪舆学的美学蕴含及现代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