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材论文--各类药材论文

中国紫苏属植物种源评价及紫苏多倍体育种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4页
1 引言第14-32页
   ·紫苏属植物的研究进展第14-23页
     ·紫苏简介第14页
     ·紫苏本草考证第14-15页
     ·紫苏的植物学特征第15页
     ·紫苏的营养成分研究第15页
     ·紫苏叶片挥发油的研究第15-17页
     ·紫苏籽的研究第17-18页
     ·紫苏的药理学作用第18-21页
     ·紫苏其他部分的利用第21页
     ·紫苏属植物的分类现状第21-23页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第23-24页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的研究概况第24-27页
     ·多倍体的概念第24-25页
     ·多倍体诱导的方法第25页
     ·多倍体育种材料的鉴定第25-26页
     ·多倍体诱导和选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6页
     ·多倍体植株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第26-27页
   ·紫苏属植物开发前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29页
     ·开发利用前景第27-28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29页
   ·研究的目的第29-32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32-42页
   ·研究材料与实验地概况第32-33页
     ·研究材料第32页
     ·实验地概况第32-33页
     ·实验地气候条件第3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紫苏属植物生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研究第33页
     ·紫苏属植物花粉粒及表皮细胞形态学研究第33-34页
     ·紫苏属植物叶片挥发油的研究第34页
     ·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研究第34页
     ·紫苏多倍体育种的研究第34-35页
   ·技术路线第35-37页
   ·研究方法第37-42页
     ·资料收集与整理第37页
     ·紫苏花粉粒、表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方法第37-38页
     ·紫苏挥发油成分的研究方法第38-39页
     ·紫苏种子油含油率的测定及脂肪酸的分析方法第39-40页
     ·紫苏染色体数目的观察方法第40页
     ·数据整理及分析方法第40-42页
3 紫苏属植物生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的研究第42-58页
   ·材料和方法第42-43页
     ·紫苏种子的收集第42页
     ·实验材料的栽培第42-43页
   ·紫苏生物学性状研究第43-48页
     ·不同试材间生物学性状比较第43-48页
     ·小结与结论第48页
   ·紫苏植株的分类学鉴定第48-50页
     ·分类鉴定的依据第48-49页
     ·不同种源植株分类学鉴定的结果第49-50页
   ·紫苏农艺性状研究第50-58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不同试材间农艺性状比较第51-53页
     ·紫苏属植物的光周期现象第53-56页
     ·同一试材不同地区种植农艺性状比较第56-57页
     ·小结与结论第57-58页
4 紫苏属植物花粉粒及表皮细胞的形态学研究第58-86页
   ·紫苏属植物花粉粒形态的观察及其分类学意义探讨第58-72页
     ·实验材料第58-59页
     ·研究方法第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8页
     ·讨论第68-72页
   ·中国紫苏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第72-86页
     ·实验材料第73-74页
     ·研究方法第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82页
     ·讨论第82-86页
5 紫苏属植物叶片挥发油的研究第86-108页
   ·紫苏属植物叶片挥发油含量的测定第86-89页
     ·实验材料第86页
     ·研究方法第86-87页
     ·结果与分析第87-88页
     ·讨论第88-89页
   ·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超临界萃取叶片挥发油成分的研究第89-99页
     ·实验材料第89-90页
     ·研究方法第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7页
     ·讨论第97-99页
   ·吹扫捕集GC/MS法测定紫苏不同变种鲜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第99-108页
     ·实验材料第100页
     ·研究的方法第100-101页
     ·结果与分析第101-104页
     ·讨论第104-108页
6 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研究第108-116页
   ·实验材料第108-109页
     ·实验材料的来源第108页
     ·实验材料的栽培方法第108页
     ·不同种源植株分类学鉴定第108-109页
   ·研究的方法第109页
     ·紫苏种子含油率的测定方法第109页
     ·紫苏种子油脂肪酸成分GC/MS分析第109页
   ·结果与分析第109-113页
     ·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第109-111页
     ·紫苏属植物种子油中脂肪酸的成分与相对含量第111-113页
   ·讨论第113-116页
7 紫苏多倍体育种的研究第116-144页
   ·紫苏多倍体的诱导第116-117页
     ·实验材料第116页
     ·诱导方法第116-117页
     ·实验材料的栽培第117页
   ·紫苏多倍体的筛选第117页
   ·紫苏多倍体花粉粒形态的研究第117-122页
     ·实验材料第117-118页
     ·实验方法第118页
     ·结果与分析第118-121页
     ·讨论第121-122页
   ·紫苏多倍体表皮细胞的研究第122-127页
     ·实验材料第122页
     ·实验方法第122页
     ·结果与分析第122-126页
     ·讨论第126-127页
   ·紫苏多倍体种子形态的研究第127-128页
     ·实验的方法第127页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第127-128页
   ·紫苏多倍体染色体数目研究第128-129页
     ·实验的方法第128页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第128-129页
     ·讨论第129页
   ·紫苏多倍体的鉴定第129-130页
     ·间接鉴定法第129-130页
     ·直接鉴定法第130页
     ·结论第130页
   ·紫苏多倍体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研究第130-137页
     ·紫苏多倍体生物学性状研究第130-135页
     ·紫苏多倍体农艺性状研究第135-137页
   ·紫苏多倍体叶片挥发油成分的研究第137-144页
     ·实验材料第137页
     ·研究的方法第137页
     ·结果与分析第137-141页
     ·讨论第141-144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44-146页
   ·主要结论第144页
   ·对本论文研究工作的认识与体会第144-146页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44页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8页
个人简介第158-160页
导师简介第160-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量元素对甘草中甘草酸形成与积累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悖谬背后的现代性意蕴--论严复思想的文学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