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长白山过伐林区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经营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1 引言第11-2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森林经营的理论与技术第13-18页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第14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第14-15页
     ·近自然森林经营第15-18页
   ·天然林林分结构研究第18-21页
     ·水平结构第18-20页
     ·垂直结构第20-21页
   ·生长收获与生物多样性第21-22页
   ·天然林采伐及更新研究第22-26页
     ·生态采伐第22-24页
     ·采伐方式和采伐强度第24-26页
     ·更新研究第26页
   ·林分目标结构研究第26-28页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第28-29页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9-46页
   ·研究区概况第29-31页
     ·自然条件第29-30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30页
     ·森林资源状况第30-31页
     ·自然资源评价第31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31-46页
     ·研究内容第31-32页
     ·研究方法第32-44页
     ·技术路线第44-46页
3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结构特征研究第46-79页
   ·树种组成第46-47页
   ·直径结构第47-61页
     ·径阶株数分布第47-50页
     ·直径结构函数线性化第50-54页
     ·近原始林径阶株数分布第54-55页
     ·近原始林直径结构函数线性化第55页
     ·主要树种直径分布第55-58页
     ·各径组株数第58-59页
     ·直径q值分布第59-61页
   ·空间结构第61-69页
     ·角尺度第62-64页
     ·大小比数第64-67页
     ·混交度第67-69页
   ·林冠大小第69-70页
   ·生长收获第70-71页
   ·稳定值第71-73页
   ·林下植被特征第73-77页
     ·植物多样性第73页
     ·更新特征第73-77页
   ·小结第77-79页
4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经营目标研究第79-87页
   ·确定经营目标的意义第79页
   ·确定经营目标的依据第79-84页
     ·历史背景第79-80页
     ·立地条件分析第80页
     ·社会经济情况第80-81页
     ·自然资源第81页
     ·经营现状第81-82页
     ·主导功能的确定第82-84页
   ·确定经营目标第84-86页
     ·生态效益第84页
     ·经济效益第84-85页
     ·社会效益第85页
     ·树种生物学特性第85-86页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经营目标第86页
   ·小结第86-87页
5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经营原则第87-90页
   ·可持续经营原则第87页
   ·近自然林经营原则第87-88页
   ·稳定性和多样性原则第88-89页
   ·主导功能与其它功能兼顾的原则第89页
   ·小结第89-90页
6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目标结构研究第90-94页
   ·建立目标结构的原则第90页
     ·科学性原则第90页
     ·系统性原则第90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90页
     ·全面性原则第90页
   ·建立目标结构第90-93页
     ·树种组成第90-91页
     ·直径结构第91-93页
     ·空间结构第93页
   ·小结第93-94页
7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结构调整第94-102页
   ·树种组成调整第94页
   ·直径结构调整第94-96页
     ·确定理想直径结构第94-95页
     ·现实林直径结构调整第95-96页
   ·空间结构调整第96-98页
     ·角尺度第97-98页
     ·大小比数第98页
     ·混交度第98页
   ·天然更新第98-99页
   ·采伐技术第99-101页
     ·采伐方式第99页
     ·采伐强度第99页
     ·采伐木的确定第99-100页
     ·采伐作业第100-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8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经营模式第102-108页
   ·模式设计原则第102-103页
     ·科学合理性原则第102页
     ·全面系统性原则第102页
     ·经济适用性原则第102页
     ·三大效益兼顾原则第102-103页
     ·长期规划与短期发展相结合第103页
   ·建立经营模式第103-107页
     ·经营目标体系第103页
     ·经营原则第103-104页
     ·目标结构体系第104页
     ·结构调整理论与技术体系第104-107页
   ·小结第107-108页
9 结论与讨论第108-110页
   ·主要结论第108-109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09页
   ·讨论第109-110页
附表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0页
个人简介第120-121页
导师简介第121-122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规制研究
下一篇:长白山云冷杉混交林生长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