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规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1. 政府的含义 | 第13页 |
2. 民营企业的含义 | 第13页 |
3. 政府规制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 政府规制理论 | 第14-18页 |
1.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4页 |
2. 规制俘虏理论 | 第14-15页 |
3. 激励性规制理论 | 第15-17页 |
4. 可竞争市场理论 | 第17-18页 |
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规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8-27页 |
(一)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 第18-19页 |
1.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 第18-19页 |
2.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城乡劳动就业的主渠道 | 第19页 |
3. 民营经济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 第19页 |
4. 民营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 第19页 |
5. 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 第19页 |
(二)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规制现状 | 第19-21页 |
1.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第19-20页 |
2.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0页 |
3. 市场准入方面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 第20-21页 |
4. 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政策法律 | 第21页 |
(三)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1. 金融体制不健全 | 第21-22页 |
2. 税费负担过重 | 第22-24页 |
3. 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 | 第24-27页 |
4. 市场监管不力 | 第27页 |
三、当代西方典型国家政府规制的经验借鉴 | 第27-31页 |
(一) 美国的民营企业政府规制进程 | 第28-29页 |
1. 以政府规制为主的时期 | 第28页 |
2. 政府放松规制时期 | 第28-29页 |
(二) 西方国家政府规制对我国政府规制的启示 | 第29-31页 |
1. 对自然垄断行业放松进入规制 | 第29-30页 |
2. 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 | 第30页 |
3. 加强社会性规制 | 第30-31页 |
四、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规制策略 | 第31-42页 |
(一) 进一步改革完善金融体制和税制 | 第31-35页 |
1. 完善和建立健全民营中小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 第32页 |
2. 加强对民营企业信贷及信用支持 | 第32-33页 |
3. 加强政策引导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 第33页 |
4. 改革和完善税制 | 第33-35页 |
(二) 健全产权法制环境 | 第35-36页 |
1. 明确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第35页 |
2. 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 第35页 |
3. 规范经营领域各项法规 | 第35-36页 |
(三) 完善市场环境 | 第36-40页 |
1. 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公平市场准入 | 第36-37页 |
2. 政府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 第37-39页 |
3. 明确届定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职责 | 第39-40页 |
4. 规范各项措施维护经营者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 第40页 |
(四)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 | 第40-42页 |
1. 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 | 第40-41页 |
2. 财务税收监管 | 第41页 |
3. 环境保护和卫生监管 | 第41页 |
4. 土地、资源监管 | 第41页 |
5. 市场秩序监管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