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生态文明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生态文明概念 | 第15-16页 |
·生态文明价值观 | 第16页 |
·生态文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16-18页 |
·生态文明与其它社会文明的关系 | 第16-17页 |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 第17-18页 |
·生态文明评价研究 | 第18页 |
·矿区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支撑项目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支撑项目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系统论 | 第23-24页 |
·系统的整体性 | 第23-24页 |
·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性 | 第24页 |
·系统的层次性与相关性 | 第24页 |
·生态系统理论 | 第24-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协同论 | 第26-27页 |
·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27-28页 |
·环境承载力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矿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 第30-52页 |
·生态文明概念及主要特征 | 第30-34页 |
·生态文明概念的厘定 | 第30-31页 |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 第31-34页 |
·生态文明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地位 | 第34-41页 |
·生态文明的组成结构及其关系 | 第34-39页 |
·人类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文明子系统 | 第34-35页 |
·生产生态化建设、生活生态化建设、文化生态化建设 | 第35-39页 |
·生态文明的功能 | 第39-40页 |
·生态文明的地位 | 第40-41页 |
·矿区生态文明的研究 | 第41-52页 |
·矿区概念 | 第42页 |
·矿区生态文明涵义 | 第42-43页 |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特殊性) | 第43-45页 |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45-47页 |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46页 |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矿区生态文明的实施运作 | 第47-52页 |
·矿区生产生态化建设 | 第48-49页 |
·矿区生活生态化建设 | 第49-50页 |
·矿区文化生态化建设 | 第50-52页 |
第4章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重大工程研究 | 第52-64页 |
·法政体——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建设工程 | 第53-55页 |
·社会面——人口发展工程 | 第55-58页 |
·产业线——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程 | 第58-61页 |
·技术点——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安全工程 | 第61-63页 |
·国际网——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互利协作工程 | 第63-64页 |
第5章 矿区生态文明评价研究 | 第64-76页 |
·评价的基本条件 | 第64页 |
·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第64-7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64-66页 |
·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说明 | 第66-67页 |
·人类发展文明子系统 | 第66-67页 |
·环境保护文明子系统 | 第67页 |
·资源能源利用文明子系统 | 第67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67-68页 |
·生态文明建设程度评价 | 第68-74页 |
·功效函数 | 第69-70页 |
·协调发展度 | 第70-73页 |
·动态协调发展指数 | 第73-74页 |
·非量化考查内容讨论 | 第74-76页 |
第6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灰色预测 | 第76-79页 |
·灰色系统及其特点 | 第76页 |
·生态文明灰色预测模型 | 第76-78页 |
·模型检验 | 第78-79页 |
第7章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证研究 | 第79-106页 |
·平朔矿区概况 | 第79-81页 |
·平朔矿区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 第81-92页 |
·量化指标评价 | 第81-90页 |
·非量化考查结果 | 第90-92页 |
·平朔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灰色预测 | 第92-95页 |
·平朔矿区生态文明管理建议与调控措施 | 第95-106页 |
·用生态文明观指导矿区发展 | 第95-96页 |
·推进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污染防治等技术点 | 第96-98页 |
·促进矿区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产业链延伸 | 第98-102页 |
·提升矿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第102-104页 |
·加强矿区机构和人力资源建设 | 第104-106页 |
第8章 论文创新之处与结论 | 第106-111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06-10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07-111页 |
·结论 | 第107-108页 |
·讨论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8页 |
附录Ⅰ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调查问卷及分析 | 第118-128页 |
附录Ⅱ 平朔矿土地复垦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第128-129页 |
附录Ⅲ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编著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