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驱和四驱采煤机搬运车转向阻力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的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采煤机搬运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搬运车的行驶理论研究 | 第14-24页 |
| ·直线行驶阻力 | 第14-16页 |
| ·滚动阻力 | 第14-16页 |
| ·坡道阻力 | 第16页 |
| ·转向阻力 | 第16-21页 |
| ·搬运车单边履带转向受力分析 | 第17-18页 |
| ·三种转向方式的受力分析 | 第18-21页 |
| ·两种搬运车理论计算值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两驱和四驱采煤机搬运车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24-40页 |
| ·利用UG软件建立车架和履带架的三维模型 | 第24-27页 |
| ·UG软件简介 | 第24页 |
| ·搬运车行走部机架的三维模型 | 第24-26页 |
| ·搬运车机架三维模型建立 | 第26-27页 |
| ·利用RD软件建立搬运车行走部的三位模型 | 第27-33页 |
| ·建立搬运车的虚拟样机 | 第33-37页 |
| ·添加约束 | 第34-35页 |
| ·设置摩擦 | 第35页 |
| ·设置张紧力 | 第35-36页 |
| ·各部件质量和材料属性的设置 | 第36-37页 |
| ·设置路面参数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两驱搬运车转向的动态仿真 | 第40-58页 |
| ·第一种转向方式的动态仿真 | 第40-43页 |
| ·驱动函数的设定 | 第40页 |
| ·动态仿真 | 第40-43页 |
| ·第二种转向方式的动态仿真 | 第43-47页 |
| ·驱动函数的设定 | 第43页 |
| ·动态仿真 | 第43-47页 |
| ·第三种转向方式的动态仿真 | 第47-52页 |
| ·驱动函数的设定 | 第47-48页 |
| ·动态仿真 | 第48-52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 ·后处理图的分析 | 第52-55页 |
| ·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 | 第55-56页 |
| ·滚动阻力系数和转向系数的确定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四驱搬运车转向的动态仿真 | 第58-78页 |
| ·第一种转向方式的动态仿真 | 第58-61页 |
| ·采煤机运动分析 | 第58页 |
| ·动态仿真 | 第58-61页 |
| ·第二种转向方式的动态仿真 | 第61-66页 |
| ·驱动函数的设定 | 第62页 |
| ·动态仿真 | 第62-66页 |
| ·第三种转向方式的动态仿真 | 第66-71页 |
| ·驱动函数的设定 | 第66-67页 |
| ·动态仿真 | 第67-71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1-76页 |
| ·后处理图的分析 | 第71-75页 |
| ·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 | 第75页 |
| ·滚动阻力系数和转向系数的确定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攻渎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