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3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 ·联供系统 | 第15-17页 |
| ·楼宇级联供系统 | 第17-19页 |
| ·研究现状 | 第19-32页 |
| ·联供系统优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 ·联供系统多属性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第26-3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32-34页 |
| 第2章 冷热电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 第34-54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建筑气候分区 | 第34-37页 |
| ·公共建筑 | 第37-39页 |
| ·冷热电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 第39-52页 |
| ·宾馆建筑冷热电负荷模拟 | 第39-50页 |
| ·其他公共建筑冷热电符合模拟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3章 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 | 第54-89页 |
| ·建筑冷热电分供系统 | 第54-56页 |
| ·建筑冷热电联供系统 | 第56-61页 |
| ·“冗余”联供系统 | 第56-60页 |
| ·运行模式 | 第60-61页 |
| ·评价指标 | 第61-74页 |
| ·能效指标 | 第62-63页 |
| ·经济指标 | 第63-67页 |
| ·环境指标 | 第67-74页 |
| ·联供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 第74-85页 |
| ·联网运行 | 第74-84页 |
| ·独立运行 | 第84-85页 |
| ·敏感性分析 | 第85-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4章 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89-113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89-98页 |
| ·优化变量 | 第90-94页 |
| ·优化目标 | 第94页 |
| ·约束条件 | 第94-95页 |
| ·求解方法 | 第95-98页 |
| ·冗余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分析 | 第98-109页 |
| ·电和天然气价格敏感性分析 | 第109-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 第5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多属性综合评价决策 | 第113-149页 |
| ·引言 | 第113-114页 |
| ·多属性综合评价决策 | 第114-130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116-117页 |
| ·指标性能的归一化 | 第117-120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20-127页 |
| ·评价 | 第127-128页 |
| ·集成决策 | 第128-130页 |
| ·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多属性综合评价 | 第130-136页 |
| ·中国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多属性综合评价 | 第136-1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7-149页 |
| 第6章 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第149-174页 |
| ·引言 | 第149页 |
| ·马尔柯夫过程 | 第149-154页 |
| ·马尔柯夫链 | 第154-156页 |
| ·状态空间法 | 第156-157页 |
| ·冗余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第157-173页 |
| ·供电可靠性分析 | 第157-163页 |
| ·供热可靠性分析 | 第163-166页 |
| ·供冷可靠性分析 | 第166-171页 |
| ·算例 | 第171-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3-174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4-177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74-175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75-176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76-1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7-21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12-21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215-216页 |
| 致谢 | 第216-217页 |
| 作者简介 | 第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