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idWorks拖拉机变速器的参数化设计及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拖拉机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设计 | 第15页 |
| ·拖拉机变速器箱体的有限元分析 | 第15页 |
| ·主要零部件的参数化设计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拖拉机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设计研究 | 第17-29页 |
| ·拖拉机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整体方案的确定 | 第17-18页 |
| ·自动变速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18-19页 |
| ·传动比的初选 | 第18页 |
| ·中心距A 的初选 | 第18页 |
| ·齿轮法向模数m_n 的初选 | 第18页 |
| ·初定齿数和Z_Σ | 第18页 |
| ·计算各档传动比和齿轮副齿数 | 第18-19页 |
| ·齿轮类零件的设计和校核 | 第19-22页 |
| ·概述 | 第19页 |
| ·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 | 第19-20页 |
| ·变位系数的选择 | 第20-21页 |
| ·带传动毂斜齿轮的设计 | 第21页 |
| ·齿轮传动的载荷计算 | 第21-22页 |
|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 第22页 |
| ·斜齿圆柱齿轮花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 第22页 |
| ·轴的设计和校核 | 第22-24页 |
| ·轴的设计程序 | 第22-23页 |
| ·轴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 | 第23页 |
| ·轴的结构设计 | 第23页 |
| ·轴的强度计算 | 第23-24页 |
| ·轴的刚度计算 | 第24页 |
| ·轴承的选用和校核 | 第24-25页 |
| ·滚动轴承的选用 | 第24页 |
| ·滚动轴承的计算 | 第24-25页 |
| ·变速器箱体的设计 | 第25-26页 |
| ·箱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5页 |
| ·箱体的结构设计 | 第25-26页 |
| ·开发应用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箱体的有限元分析 | 第29-35页 |
| ·有限元简介 | 第29页 |
| ·变速器箱体的结构强度分析 | 第29-32页 |
| ·箱体的模态分析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主要零部件的参数化设计 | 第35-59页 |
| ·SolidWorks 二次开发 | 第35-38页 |
| ·SolidWorks 二次开发简介 | 第35-36页 |
| ·二次开发编程工具的选择 | 第36-37页 |
| ·参数化设计的主要步骤 | 第37-38页 |
| ·相关注意事项 | 第38页 |
| ·带传动毂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 | 第38-48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 ·带传动毂斜齿轮参数化设计的步骤 | 第41页 |
| ·程序的编译和调试 | 第41-48页 |
| ·程序的应用 | 第48页 |
| ·内花键连接的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 | 第48-50页 |
| ·内花键连接的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的步骤 | 第48-49页 |
|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第49页 |
| ·程序的编译和调试 | 第49-50页 |
| ·程序的应用 | 第50页 |
| ·变速器箱体的参数化设计 | 第50-53页 |
| ·变速器箱体设计的步骤 | 第50-51页 |
|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第51页 |
| ·程序的编译和调试 | 第51-52页 |
| ·程序的应用 | 第52-53页 |
| ·二维工程图的参数化设计 | 第53-55页 |
| ·程序的编译和调试 | 第53-54页 |
| ·程序的应用 | 第54-55页 |
| ·参数化设计插件的创建 | 第55-56页 |
| ·API SDK 简介 | 第55页 |
| ·创建VB 编程语言的插件(Add-In) | 第55-56页 |
| ·Add-In 插件程序的加载和运行 | 第56页 |
| ·参数化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