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环境温度对床身热态性能影响分析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引言第13-14页
   ·机床热态特性研究现状第14-21页
     ·影响机床加工误差的因素第14页
     ·机床热态特性研究现状第14-18页
     ·机床热态特性的仿真分析第18-20页
     ·减小机床热变形的措施第20-21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课题来源第21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床身热态性能分析模型建立第23-37页
   ·传热学的基础理论第23-25页
     ·热传导的基本原理第23页
     ·热对流的基本原理第23-25页
     ·热辐射的基本原理第25页
   ·确定对流载荷第25-26页
   ·机床三维结构及床身ANSYS模型第26-30页
     ·建立床身实体模型第26-27页
     ·选择热分析单元第27-28页
     ·床身材料及其属性第28-29页
     ·计算对流换热系数第29-30页
   ·温度场的求解第30-34页
     ·解析法第30-33页
     ·数值法第33-34页
   ·位移场的求解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床身热态性能分析第37-63页
   ·各参数对床身温度场和位移场的影响第37-46页
     ·热导率的影响第40-41页
     ·对流系数的影响第41-43页
     ·膨胀系数对位移场的影响第43-46页
   ·约束条件对床身热变形的影响第46-47页
   ·床身安装导轨处热变形分析第47-56页
   ·床身安装立柱处热变形分析第56-60页
   ·床身立柱热接触建模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基于热态性能分析的床身优化设计第63-73页
   ·几何结构优化第63-69页
     ·热刚度第63-66页
     ·结构优化方案第66-68页
     ·结果对比第68-69页
   ·新材料的使用第69-71页
     ·混凝土材料床身第69-70页
     ·HT250床身填充混凝土材料结构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规律研究及其对辽宁的启示
下一篇:外国留学生语篇中的指称衔接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