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4-20页 |
§1.1 背景介绍 | 第14-18页 |
§1.1.1 蝙蝠概述 | 第14-15页 |
§1.1.2 蝙蝠生物声纳系统 | 第15-17页 |
§1.1.3 声场波束 | 第17-18页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3 本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0-40页 |
§2.1 有限元方法 | 第20-25页 |
§2.1.1 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声场模拟 | 第20-25页 |
§2.1.2 由基尔霍夫积分得到远场声场波束 | 第25页 |
§2.2 三维指向归一化 | 第25-29页 |
§2.2.1 球面坐标系 | 第25-26页 |
§2.2.2 三维空间下旋转方法 | 第26-29页 |
§2.3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29页 |
§2.4 小波分析 | 第29-35页 |
§2.4.1 小波简介 | 第30-32页 |
§2.4.2 球面小波分析 | 第32-35页 |
§2.5 主成分分析 | 第35-39页 |
§2.5.1 协方差矩阵 | 第36-37页 |
§2.5.2 本征分解 | 第37页 |
§2.5.3 原始数据在本征空间中的分布 | 第37-38页 |
§2.5.4 主成分分析物理意义的数学推导 | 第38-39页 |
§2.6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蝙蝠外耳声场波束的获取 | 第40-54页 |
§3.1 准备工作:蝙蝠外耳形态数据的获取 | 第40-43页 |
§3.1.1 采集真实蝙蝠外耳样品 | 第40-41页 |
§3.1.2 蝙蝠外耳数据计算机数值化 | 第41-43页 |
§3.2 蝙蝠所用频率的确定 | 第43-47页 |
§3.3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由蝙蝠外耳数据计算特定频率下的声场波束 | 第47页 |
§3.4 声场波束图形化表示说明 | 第47-49页 |
§3.5 本研究所用到的声场波束原始数据 | 第49-54页 |
第四章 声场波束的分析 | 第54-68页 |
§4.1 蝙蝠声场波束的调整:指向归一化 | 第54-62页 |
§4.1.1 主轴对齐法 | 第54-58页 |
§4.1.2 内积最大法 | 第58-60页 |
§4.1.3 两种旋转方法比较 | 第60-62页 |
§4.2 运用小波分析对数据进行压缩 | 第62页 |
§4.3 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压缩后数据进行分析 | 第62-66页 |
§4.3.1 将压缩后数据排列为原始数据矩阵 | 第63页 |
§4.3.2 得到协方差矩阵,计算本征值及本征向量 | 第63-66页 |
§4.4 数据的还原,本征波束的获得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80页 |
§5.1 结论 | 第68-77页 |
§5.1.1 本征波束的物理意义 | 第68-70页 |
§5.1.2 不同蝙蝠声场波束在本征向量空间中的分布 | 第70-76页 |
§5.1.3 利用本征波束合成近似声场波束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80页 |
§5.2.1 声场波束与外耳形态的对应关系 | 第77-78页 |
§5.2.2 利用本征波束对蝙蝠进行分类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