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中国第四纪土壤特性—气候因子转换函数的建立与古气候重建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古气候的研究意义第14页
   ·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的影响第14-15页
   ·古气候的研究对象第15-18页
     ·黄土-古土壤序列第15-16页
     ·深海沉积物与湖泊沉积物第16-17页
     ·冰芯第17页
     ·石笋、石柱第17-18页
   ·古气候研究的代用指标第18-21页
     ·粒度第18页
     ·磁化率第18-19页
     ·孢粉第19页
     ·植物硅酸体第19-20页
     ·地球化学指标第20-21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1-24页
     ·研究思路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44页
   ·建立转换函数的研究剖面第24-35页
     ·建立转换函数研究剖面的野外形态特征第27-35页
   ·古气候重建研究剖面第35-41页
     ·地理位置第36-37页
     ·地质地貌第37页
     ·气候第37-38页
     ·水文第38页
     ·土壤与植被第38-39页
     ·凤凰山古土壤剖面的野外形态特征第39-41页
     ·凤凰山古土壤剖面研究概况第41页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41-44页
     ·样品的采集第41页
     ·样品的分析第41-43页
     ·数据处理第43-44页
第三章 第四纪土壤特性-气候因子转换函数的建立第44-59页
   ·第四纪土壤颜色红度值与气候因子的函数关系第44-47页
     ·第四纪土壤颜色红度值与年均降雨量的函数关系第44-46页
     ·第四纪土壤颜色红度值与年均温的函数关系第46-47页
   ·第四纪土壤表土全铁含量与气候因子的函数关系第47-51页
     ·第四纪土壤表土全铁含量与年均降雨量的函数关系第48-50页
     ·第四纪土壤表土全铁含量与年均温的函数关系第50-51页
   ·第四纪土壤发育指标气候因子的函数关系第51-57页
     ·第四纪土壤发育指标与年均降雨量的函数关系第52-54页
     ·第四纪土壤发育指标与年均温的函数关系第54-57页
   ·最优函数方程的选择第57-58页
   ·模型的准确性检验第58-59页
第四章 朝阳凤凰山古土壤剖面 42 万年古降水量、古温度的恢复第59-61页
第五章 讨论第61-65页
   ·与辽西地区前期古气候研究成果的比较第61页
   ·与洛川和北京地区黄土剖面研究成果的比较第61-63页
   ·凤凰山古土壤剖面各时期土壤发育的类型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6页
   ·结论第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SO算法的复杂网络抗毁性优化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沉积环境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