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20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介绍 | 第13-15页 |
| ·离心式压缩机发展概述 | 第15-17页 |
| ·离心式压缩机基本理论与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 ·离心压缩机行业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 ·本文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 第2章 高温工质选择与R123 性质 | 第22-31页 |
| ·制冷工质的选择 | 第22-23页 |
| ·制冷工质的确定 | 第23-27页 |
| ·离心式制冷机对制冷工质的选用 | 第23-24页 |
| ·环保性比较 | 第24-25页 |
| ·安全性比较 | 第25页 |
| ·各国政府的态度 | 第25-27页 |
| ·R123 热力性质的数学方程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二元离心式压缩机结构设计计算模型 | 第31-53页 |
| ·概念介绍 | 第31-32页 |
| ·音速 | 第31-32页 |
| ·马赫数 | 第32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级数约束条件 | 第32-34页 |
| ·气动约束条件 | 第33页 |
| ·材料强度约束条件 | 第33-34页 |
| ·整级效率法 | 第34-37页 |
| ·确定圆周速度 | 第34-35页 |
| ·确定等熵效率 | 第35页 |
| ·确定级的多变压头系数 | 第35-36页 |
| ·确定级的总能量头 | 第36页 |
| ·确定级的假想出口点 | 第36-37页 |
| ·确定级内主要截面的气体状态 | 第37页 |
| ·叶轮设计 | 第37-46页 |
| ·叶轮基本形式及主要结构参数 | 第37-39页 |
| ·叶轮结构参数的合理选择与成型 | 第39-44页 |
| ·二元叶轮径向面成型 | 第44-45页 |
| ·二元叶轮子午面成型 | 第45-46页 |
| ·扩压器设计 | 第46-48页 |
| ·扩压器基本形式及主要结构参数 | 第46-47页 |
| ·无叶扩压器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47-48页 |
| ·蜗壳设计 | 第48-51页 |
| ·蜗壳的基本形式及主要结构参数 | 第48-49页 |
| ·蜗壳参数确定方法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4章 离心式压缩机能量损失模型的建立 | 第53-65页 |
| ·能量分析 | 第53-54页 |
| ·损失成因介绍及模型建立 | 第54-63页 |
| ·吸气室损失 | 第54页 |
| ·叶轮入口损失(分离损失) | 第54-56页 |
| ·叶轮流道内的摩擦损失 | 第56-57页 |
| ·漏气损失 | 第57-59页 |
| ·轮阻损失 | 第59-60页 |
| ·无叶扩压器损失 | 第60-62页 |
| ·弯道与回流器损失 | 第62页 |
| ·蜗壳损失 | 第62-63页 |
| ·影响离心式压缩机效率的主要因素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基于正交法的二元离心式压缩机结构参数的优化分析 | 第65-82页 |
| ·正交法原理及特点 | 第65-66页 |
| ·正交思想步骤 | 第66-67页 |
| ·结构参数优化分析 | 第67-81页 |
| ·叶轮摩擦损失优化分析 | 第67-74页 |
| ·轮盖漏气损失优化 | 第74-77页 |
| ·轮阻损失系数优化 | 第77-81页 |
| ·优化结果的分析 | 第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课题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