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事业论文--世界论文

影像传播中的虚拟人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课题背景第8-10页
     ·课题来源第8页
     ·课题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0-12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14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虚拟人物概述第14-24页
   ·虚拟人物的界定第14-15页
     ·虚拟人物的定义第14页
     ·虚拟人物身体的性质第14-15页
   ·虚拟人物的发展概况第15-17页
     ·国外虚拟人物的发展概况第15-17页
     ·国内虚拟人物的发展概况第17页
   ·虚拟人物产生的原因第17-23页
     ·技术崇拜催生虚拟人物第17-20页
     ·集体无意识与“木乃伊”情结第20-21页
     ·现代人的观影心态第21页
     ·虚拟人物的独特品质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虚拟人物是全新的身体界面第24-35页
   ·虚拟人物的符号价值第24-28页
     ·虚拟人物符号的结构第24-26页
     ·虚拟人物符号的横组合与纵聚合关系第26-28页
   ·虚拟人物的编码解码特征第28-30页
   ·虚拟人物的身体意象第30-34页
     ·身体界面是特殊的信息载体第30页
     ·身体意象的涵义第30页
     ·身体意象的传播第30-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生成的身体与环境第35-49页
   ·身体与环境的关系第35-41页
     ·身体的历史第35-38页
     ·身体对空间的认知第38-39页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第39-41页
   ·影像中生成的身体与布景环境的关系第41-48页
     ·影像中身体与环境的演变第42-45页
     ·生成的身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特点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时代合成层技术对影像时空的重构
下一篇:当代电影四维影像中声音设计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