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柑桔类论文

宽皮柑橘不同熟期优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新技术研究

缩略语表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绪论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5页
   ·我国柑橘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第14-17页
     ·我国柑橘生产现状第14-16页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前景展望第16-17页
   ·国内外柑橘品种改良研究进展第17-24页
     ·国内外品种改良的目标及改良成果第17-19页
       ·鲜食品种的改良第17-18页
       ·加工品种的改良第18-19页
       ·砧木品种的改良第19页
     ·国内外品种改良途径及其成就第19-22页
       ·芽变和实生选种第20页
       ·杂交育种第20-22页
       ·生物技术育种第22页
     ·我国柑橘品种改良进展第22-24页
   ·柑橘栽培新技术研究第24-27页
   ·柑橘的采后分级处理技术和贮藏研究及应用进展第27-35页
     ·柑橘采后分级处理研究及应用现状第28-32页
       ·国外主要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第28-30页
       ·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第30-32页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技术第32页
     ·柑橘采后储藏研究进展第32-35页
       ·柑橘的贮藏特性第33-34页
       ·柑橘的贮藏方式第34-3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5-49页
   ·优新品种的产地调查第35页
   ·栽培新技术的调查研究第35-36页
   ·无核本地早分子研究第36-45页
     ·试验原理第36-37页
     ·试验材料第37-39页
     ·试验方法第39-45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9-40页
       ·基因组DNA的纯化、质量检测及定量第40页
       ·基因组DNA的双酶切第40页
       ·连接第40-41页
       ·预扩增第41页
       ·选择性扩增第41-42页
       ·选择扩增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42-43页
       ·特异条带回收与再扩增第43-44页
       ·特异带克隆测序第44-45页
   ·三个杂柑品种的贮藏实验第45-49页
     ·材料第45页
     ·试验设计第45页
     ·试验方法第45-49页
       ·好果率统计第45-46页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第46页
       ·含糖量测定(蒽酮法)第46-47页
       ·酸度测定第47-4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9-103页
   ·优良品种的调查结果第49-61页
     ·大分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第49-50页
       ·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特性第49页
       ·经济学性状第49-50页
       ·栽培技术要点第50页
     ·日南一号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第50-53页
       ·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特性第50-51页
       ·经济学性状第51-52页
       ·栽培技术要点第52-53页
     ·南香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第53-56页
       ·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特性第54页
       ·经济学性状第54-55页
       ·栽培技术要点第55-56页
     ·东江本地早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第56-60页
       ·植物学形态与生物学特性第56-57页
       ·经济学性状第57-58页
       ·栽培技术要点第58-60页
     ·小结第60-61页
   ·本地早无核株系的AFLP标记分析第61-79页
     ·DNA的提取与纯化第61-62页
     ·基因组DNA的双酶切与连接第62页
     ·预扩增第62-63页
     ·选择性扩增第63页
     ·选扩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第63-65页
     ·特异片段的再扩增第65-66页
     ·特异片段的克隆测序与比对分析第66-79页
     ·小结第79页
   ·新型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第79-97页
     ·非加温设施栽培第79-83页
     ·加温设施栽培第83-86页
     ·覆盖栽培第86-92页
       ·地膜覆盖第86-90页
       ·生草栽培第90-92页
     ·生物防治(以螨治螨)第92-93页
       ·捕食螨的释放时间第92页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集成技术的应用方法第92-93页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注意事项第93页
     ·有机营养液调控糖酸比第93-94页
     ·完熟栽培第94-96页
     ·小结第96-97页
   ·采后贮藏试验第97-103页
     ·各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效果第97-100页
     ·各品种在最佳贮藏温度下各贮藏性能表现比较第100-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1页
附录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葱属蔬菜植物种质资源的形态学评价及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国糯玉米蜡质基因位点受到人工选择的分子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