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外无缝道岔研究理论 | 第16-1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9-20页 |
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20-50页 |
·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20-21页 |
·直线尖轨交叉渡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32页 |
·主要设计参数 | 第21-2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2-25页 |
·计算条件及假定 | 第25-2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6-32页 |
·与路基上无砟轨道直线尖轨交叉渡线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2-38页 |
·纵向温度力和位移分析 | 第33-35页 |
·横向温度力和位移分析 | 第35-37页 |
·间隔铁受力分析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与弹性可弯曲线尖轨交叉渡线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38-42页 |
·纵向温度力和位移分析 | 第38-40页 |
·间隔铁受力分析 | 第40页 |
·桥墩受力分析 | 第40-41页 |
·桥梁位移分析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桥上直线尖轨交叉渡线取消缓冲区的检算算例 | 第42-46页 |
·无缝渡线的位移 | 第42-43页 |
·无缝渡线的钢轨强度 | 第43-44页 |
·间隔铁的强度 | 第44-45页 |
·无缝渡线的轨道稳定性 | 第45页 |
·允许温升和允许温降的确定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路基上直线尖轨交叉渡线取消缓冲区的检算算例 | 第46-48页 |
·无缝渡线的位移 | 第46-47页 |
·无缝渡线的钢轨强度 | 第47页 |
·间隔铁的强度 | 第47页 |
·无缝渡线的轨道稳定性 | 第47页 |
·允许温升和允许温降的确定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3 轨道结构的主要参数影响分析 | 第50-63页 |
·轨温的变化幅度分析 | 第50-54页 |
·纵向温度力和位移分析 | 第50-53页 |
·间隔铁受力分析 | 第53页 |
·桥墩受力分析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扣件阻力变化分析 | 第54-58页 |
·钢轨纵向温度力和位移分析 | 第54-56页 |
·间隔铁受力分析 | 第56-57页 |
·桥墩受力分析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间隔铁影响分析 | 第58-61页 |
·钢轨纵向温度力和位移比较 | 第58-60页 |
·间隔铁受力比较 | 第60页 |
·桥墩受力比较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桥梁结构的主要参数影响分析 | 第63-82页 |
·桥梁温度变化幅度分析 | 第63-67页 |
·纵向温度力和位移分析 | 第63-65页 |
·间隔铁受力分析 | 第65-66页 |
·桥墩受力分析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桥梁支座布置方式的影响分析 | 第67-72页 |
·桥梁支座布置对钢轨纵向温度力和位移的影响 | 第67-69页 |
·桥梁支座布置对间隔铁受力的影响 | 第69-70页 |
·桥梁支座布置对桥墩受力的影响 | 第70页 |
·桥梁支座布置对桥梁位移的影响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桥墩刚度变化影响分析 | 第72-76页 |
·桥墩刚度变化对钢轨纵向温度力和位移的影响 | 第72-74页 |
·桥墩刚度变化对间隔铁受力的影响 | 第74页 |
·桥墩刚度变化对桥墩受力的影响 | 第74-75页 |
·桥墩刚度变化对桥梁位移的影响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页 |
·桥跨形式影响分析 | 第76-81页 |
·桥跨形式对钢轨纵向温度力和位移的影响 | 第77-79页 |
·桥跨形式对间隔铁受力的影响 | 第79页 |
·桥跨形式对桥墩受力的影响 | 第79-80页 |
·桥跨形式对桥梁位移的影响 | 第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8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