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植物菊苣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菊苣 | 第13-15页 |
·概述 | 第13页 |
·化学成分 | 第13页 |
·药理作用 | 第13-14页 |
·应用 | 第14-15页 |
·菊苣酸 | 第15-18页 |
·概述 | 第15-16页 |
·生理功能 | 第16-17页 |
·生产工艺 | 第17-18页 |
·新型萃取技术在中药和植物提取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指纹图谱 | 第19-21页 |
·研究指纹图谱的意义 | 第19页 |
·国内外对中药、植物药指纹图谱的要求 | 第19-20页 |
·指纹图谱的应用 | 第20页 |
·指纹图谱的获得和评价方法 | 第20-21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菊苣原材料筛选 | 第22-28页 |
·菊苣样品的处理 | 第22页 |
·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色谱条件 | 第22-23页 |
·对照品的配制 | 第23页 |
·供试品的配制 | 第23页 |
·测定方法精密度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不同菊苣、不同部位、不同产地菊苣酸含量的比较 | 第23-25页 |
·聚类分析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菊苣提取物提取工艺研究 | 第28-4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提取工艺预实验 | 第28-32页 |
·试验工艺方法 | 第28-31页 |
·检测方法 | 第31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均匀设计优化溶剂提取工艺 | 第32-37页 |
·均匀试验设计方案 | 第33页 |
·试验工艺 | 第33页 |
·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试验模型建立与预测 | 第34-37页 |
·结论 | 第37页 |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工艺 | 第37-42页 |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第38-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与浸泡提取的比较 | 第40-41页 |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与溶剂提取的比较 | 第41页 |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中溶剂用量与时间条件相关性的进一步探索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菊苣提取物精制工艺研究 | 第43-5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正交设计优化萃取工艺 | 第43-48页 |
·萃取剂的选择 | 第43页 |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第43-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以产物中菊苣酸含量为目标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以萃取率为目标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综合结论 | 第48页 |
·干燥方式对菊苣酸的影响 | 第48-49页 |
·菊苣酸对照品制备 | 第49-5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制备色谱条件确立 | 第50-52页 |
·用于制备色谱的样品的配制 | 第52页 |
·制备产品的检测 | 第52页 |
·讨论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菊苣提取物指纹图谱及工艺评价 | 第53-72页 |
·菊苣提取物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 第53-70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53页 |
·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 第53-62页 |
·中药材的名称及来源 | 第53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3页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53页 |
·色谱条件选择 | 第53-61页 |
·共有峰确定 | 第61-62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62-67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62-63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63-65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65-67页 |
·对照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67页 |
·指纹图谱评价 | 第67-70页 |
·菊苣提取物工艺评价 | 第70页 |
·原料指纹图谱验证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件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