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苜蓿的形态特征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11-12页 |
·苜蓿的生理生化特征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12-14页 |
·苜蓿的秋眠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14-15页 |
·栽培管理对苜蓿抗寒性的影响 | 第15页 |
·前景与展望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统计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51页 |
·越冬率 | 第23-25页 |
·相同生长年限不同品种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25-38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25-26页 |
·全氮含量 | 第26-28页 |
·MDA 含量 | 第28-29页 |
·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29-38页 |
·相同苜蓿品种不同生长年限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38-42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38-39页 |
·全氮含量 | 第39-40页 |
·MDA 含量 | 第40页 |
·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40-41页 |
·游离脯氨酸含量 | 第41-42页 |
·精氨酸含量 | 第42页 |
·相同苜蓿品种不同生长环境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42-46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42-43页 |
·全氮含量 | 第43-44页 |
·MDA 含量 | 第44页 |
·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44-45页 |
·游离脯氨酸含量 | 第45页 |
·精氨酸含量 | 第45-46页 |
·不同苜蓿品种抗寒性综合分析 | 第46-51页 |
·抗寒指标间的相关性及抗寒指标的选取 | 第47页 |
·不同苜蓿品种抗寒性聚类分析 | 第47-49页 |
·利用隶属函数评价苜蓿抗寒性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1-56页 |
·可溶性糖含量与苜蓿的抗寒性 | 第51-52页 |
·全氮含量与苜蓿的抗寒性 | 第52页 |
·MDA 含量与苜蓿的抗寒性 | 第52-53页 |
·游离氨基酸与苜蓿的抗寒性 | 第53-54页 |
·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苜蓿的抗寒性 | 第53页 |
·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苜蓿的抗寒性 | 第53-54页 |
·精氨酸含量与苜蓿的抗寒性 | 第54页 |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各抗寒指标的差别 | 第54-55页 |
·不同小环境下苜蓿各抗寒指标的差别 | 第55页 |
·不同抗寒性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苜蓿品种抗寒性比较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