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7页 |
| 第一部分 ~(18)F标记mini-PEG-RGD二聚体(~(18)F-FPRGD2)的合成 | 第7-35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7页 |
| 第二章 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的放射化学合成 | 第17-25页 |
| 1.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 第17页 |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17页 |
| ·试验仪器 | 第17页 |
| 2.N-琥珀酰亚胺4-氟苯甲酸酯(SFB)的合成 | 第17-18页 |
| 3.~(18)F-SFB的放射性合成 | 第18-22页 |
| ·储备溶液(Stock solution)的配制 | 第18-19页 |
| ·~(18)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的改造 | 第19页 |
| ·~(18)F-SFB的放射性合成 | 第19-22页 |
| ·方法一:单管法合成~(18)F-SFB | 第19-21页 |
| ·方法二:双管法合成~(18)F-SFB | 第21-22页 |
| 4.结果与讨论 | 第22-24页 |
| ·SFB的合成 | 第22-23页 |
| ·CPCU的改造 | 第23页 |
| ·~(18)F-SFB的放射性合成 | 第23-24页 |
| 5.结论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18)F标记RGD二聚体(~(18)F-FPRGD2)的探索性合成 | 第25-30页 |
| 1.~(18)F-FPRGD2的合成 | 第25-27页 |
| 2.标记产物的鉴别 | 第27-30页 |
| ·SFB与FPRGD2的标准对照品的比较分析 | 第27页 |
| ·~(18)F-SFB对照反应研究 | 第27-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 附图 | 第33-35页 |
| 第二部分 2-~(18)F-A-85380的制备与MicroPET显像 | 第35-57页 |
| 摘要 | 第36-38页 |
| Abstract | 第38-4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40-42页 |
| 第二章 2-~(18)F-A-85380的放射性合成 | 第42-52页 |
| 1.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 第42页 |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42页 |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 ·-~(18)F-A-85380的合成及纯化方法 | 第42-52页 |
| ·储备溶液(Stock solution)的配制 | 第42-43页 |
| ·~(18)FDG计算机控制化学合成模块(CPCU)的改造 | 第43页 |
| ·2-18F-A-85380的半自动化合成 | 第43-46页 |
| ·方法一:HPLC分离法 | 第43-45页 |
| ·方法二:固相萃取分离法 | 第45-46页 |
| ·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 第46-48页 |
| ·一般理化性质 | 第46页 |
| ·放射化学纯度检测 | 第46页 |
| ·产品的比活度检测 | 第46-47页 |
| ·稳定性检测 | 第47页 |
| ·注射液中K2.2.2的含量测定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 ·2-~(18)F-A-85380的合成 | 第48-49页 |
| ·一般理化性质检测结果 | 第49页 |
| ·放射化学纯度检测结果 | 第49-50页 |
| ·产品比活度的检测结果 | 第50-51页 |
| ·稳定性检测结果 | 第51页 |
| ·注射液中K_(2.2.2)的含量测定结果 | 第51-52页 |
| 第三章 2-~(18)F-A-85380的MicroPET显像研究 | 第52-54页 |
| 1.实验动物 | 第52页 |
| 2.MicroPET显像方法 | 第52页 |
| 3.MicroPET显像结果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综述 | 第57-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