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6页 |
|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 第10-13页 |
| ·未来4G的无线接入网结构 | 第13-15页 |
| ·4G的核心技术-OFDM技术 | 第15-16页 |
| ·OFDM-RoF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课题意义 | 第17-19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 第2章 RoF技术和OFDM技术 | 第21-40页 |
| ·RoF技术 | 第21-30页 |
| ·RoF技术介绍 | 第21-22页 |
| ·RoF的系统结构 | 第22-25页 |
| ·光纤的特性 | 第25-30页 |
| ·OFDM技术 | 第30-39页 |
| ·OFDM技术原理 | 第31-35页 |
| ·OFDM的峰均功率比 | 第35-37页 |
| ·OFDM系统的优缺点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OFDM-RoF系统下行链路模型 | 第40-50页 |
| ·IEEE802.16协议标准 | 第40-42页 |
| ·OFDM-RoF光传输系统工作原理 | 第42页 |
| ·OFDM-RoF系统下行链路模型的建立 | 第42-48页 |
| ·OFDM调制、解调部分 | 第43-45页 |
| ·RoF链路部分 | 第45-48页 |
| ·制约OFDM-RoF光传输系统性能因素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OFDM-RoF光传输系统的峰均比 | 第50-63页 |
| ·降低OFDM信号PAPR的技术 | 第50-52页 |
| ·预畸变技术 | 第50-51页 |
| ·编码技术 | 第51-52页 |
| ·概率类技术 | 第52页 |
| ·限幅滤波技术降低OFDM-RoF系统的PAPR的方案的提出 | 第52-53页 |
| ·限幅滤波理论模型 | 第53-56页 |
| ·限幅过程数学模型分析 | 第53-55页 |
| ·滤波过程数学模型分析 | 第55-5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6-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5章 OFDM-RoF光传输系统链路性能 | 第63-74页 |
| ·多模光纤信道传输特性 | 第63-68页 |
| ·多模光纤频率响应 | 第63-65页 |
| ·多模光纤频率响应和幅度响应自相关函数 | 第65-68页 |
| ·OFDM-RoF下行链路非线性模型 | 第68-71页 |
| ·OFDM信号在OFDM-RoF系统中的性能仿真及分析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