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绪论 | 第8-20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 1.小学数学概念含深度,本质内涵挖掘需引导 | 第8-9页 |
| 2.多元表征教学新视角,概念教学生根之策略 | 第9页 |
| 3.多元表征理解片面化,概念教学应用浅显化 | 第9-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1.关于多元表征的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 2.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 3.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6页 |
| 2.实践意义 | 第16页 |
| (四)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 1.研究问题 | 第16-17页 |
| 2.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3.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五)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 二、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20-31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 1.表征 | 第20-21页 |
| 2.多元表征 | 第21-22页 |
| 3.概念 | 第22页 |
| 4.数学概念 | 第22-23页 |
| (二)基于多元表征的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 1.多元表征的教学观:来自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 | 第23-24页 |
| 2.概念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元化:来自双重编码理论的启发 | 第24-25页 |
| 3.学生概念习得的具身体验性:来自具身认知理论的思考 | 第25页 |
| 4.优化概念学习中的认知负荷:来自认知负荷理论的启迪 | 第25-26页 |
| (三)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31页 |
| 1.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多元呈现 | 第26-28页 |
| 2.小学生的多元认知发展特点 | 第28-29页 |
| 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价值诉求 | 第29-31页 |
| 三、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现状调查 | 第31-41页 |
| (一)调查目的 | 第31页 |
| (二)调查对象 | 第31页 |
| (三)调查方法 | 第31-32页 |
| (四)结果分析 | 第32-41页 |
| 1.认知现状及分析 | 第32-35页 |
| 2.应用现状及分析 | 第35-39页 |
| 3.阻力调查及分析 | 第39-41页 |
| 四、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概念课例设计与实施 | 第41-65页 |
| (一)数学概念多元表征的认知机制思考 | 第41-42页 |
| (二)基于多元表征的概念教学设计原则思考 | 第42-45页 |
| 1.信息组合原则 | 第42-43页 |
| 2.时空临近原则 | 第43页 |
| 3.统一性原则 | 第43-44页 |
| 4.多重感官通道原则 | 第44页 |
| 5.深度发展原则 | 第44-45页 |
| (三)基于多元表征的“倍的认识”概念教学设计 | 第45-53页 |
| 1.教学设计的内容分析 | 第45-47页 |
| 2.“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 第47-53页 |
| (四)“倍的认识”教学实验 | 第53-55页 |
| 1.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第54页 |
| 2.实验相关材料 | 第54页 |
| 3.实验对象 | 第54-55页 |
| 4.教学实验过程 | 第55页 |
|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 1.教学实录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 2.后测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 3.实验班学生访谈和分析 | 第63-65页 |
| 五、讨论和建议 | 第65-75页 |
| (一)研究总结 | 第65页 |
| (二)基于多元表征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建议 | 第65-74页 |
| 1.表征认知科学化,落实概念教学运用 | 第66页 |
| 2.表征主体均衡化,实现学生主动建构 | 第66-67页 |
| 3.表征内容本质化,扎根概念本质生成 | 第67-68页 |
| 4.表征方式多样化,奠基数学概念学习 | 第68-69页 |
| 5.表征顺序交叉化,创新概念教学过程 | 第69页 |
| 6.表征系统重转化,助力概念深度理解 | 第69-73页 |
| 7.多元表征整合化,完成概念全面理解 | 第73-74页 |
| (三)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附录 | 第78-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