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前言 | 第6-9页 |
| 第一章 阶段性的胶片写作 | 第9-16页 |
| 第一节 澳洲电影阶段 | 第9-12页 |
| 一.连贯的主题 | 第9-10页 |
| 二."熟悉的"触发点 | 第10-12页 |
| 三.强烈的观众意识 | 第12页 |
| 第二节 好莱坞阶段 | 第12-16页 |
| 一.跨文化的旅程 | 第12-14页 |
| 二.好莱坞模式的潜移默化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影片的内在要素——题材和人物 | 第16-29页 |
| 第一节 多元的影片题材 | 第16-24页 |
| 一.追求理想 | 第16-18页 |
| 二.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独立 | 第18-23页 |
| 三.特定情境下人物所追求的目标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面对考验的人物 | 第24-29页 |
| 一.生与死的考验 | 第25-27页 |
| 二.情感的考验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坚守不变的文化之核——澳洲原住民精神 | 第29-38页 |
| 第一节 原始图腾的崇拜 | 第30-32页 |
|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的濡染 | 第32-35页 |
| 第三节 与众不同的情怀 | 第35-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论文涉及的影像资料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