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逻辑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逻辑思路 | 第16-17页 |
2 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实践的比较 | 第17-25页 |
·国际组织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相关指标 | 第17-19页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消费模式变化指标 | 第17-18页 |
·欧盟委员会欧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18-19页 |
·发达国家可持续消费评估的相关指标 | 第19-23页 |
·英国“生活质量评估”国家核心指标 | 第19-20页 |
·德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体系 | 第20-21页 |
·瑞士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评估指标体系比较 | 第22-23页 |
·国内可持续消费评估实践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3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 | 第25-35页 |
·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的提出 | 第25-27页 |
·居民可持续消费的内涵 | 第25页 |
·城市复合系统理论 | 第25-26页 |
·居民可持续消费的特征 | 第26页 |
·居民可持续消费与居民消费可持续性 | 第26-27页 |
·居民消费可持续性的内涵 | 第27-28页 |
·社会视角下的可持续性 | 第27页 |
·环境视角下的可持续性 | 第27-28页 |
·经济子视角下的可持续性 | 第28页 |
·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范围类型 | 第28-30页 |
·设计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的范围 | 第29-30页 |
·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30-35页 |
·社会可持续性指标组 | 第30-32页 |
·环境可持续性指标组 | 第32-33页 |
·经济可持续性指标组 | 第33-35页 |
4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的评估模型 | 第35-46页 |
·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的评估方法 | 第35-36页 |
·评估方法选择 | 第35-36页 |
·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的优化方法 | 第36页 |
·运用熵值法对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进行评估 | 第36-40页 |
·熵与熵值系数 | 第36-37页 |
·评估过程中的信息熵及权重函数 | 第37-39页 |
·样本信息的评估 | 第39页 |
·多层评估系统的评估 | 第39-40页 |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的评估方法 | 第40-46页 |
·各分析层面的指数确定 | 第40页 |
·消费可持续系数 | 第40-42页 |
·消费协调系数 | 第42-43页 |
·综合评价 | 第43-46页 |
5 大连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的评估分析 | 第46-58页 |
·大连市城市发展的特点 | 第46-48页 |
·大连市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特点 | 第46-47页 |
·大连市城市居民消费的特点 | 第47-48页 |
·大连市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的计算过程 | 第48-53页 |
·熵值法计算过程 | 第49-51页 |
·综合评估分析 | 第51-53页 |
·大连市城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评估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对社会稳定指数的分析 | 第53-54页 |
·对环境影响指数的分析 | 第54页 |
·对经济发展指数的分析 | 第54-55页 |
·对大连市居民消费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对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 第55页 |
·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 | 第55-56页 |
·对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A 论文使用数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