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锌 | 第11-14页 |
1.1.1 锌的分布及其功能 | 第11页 |
1.1.2 锌的生物必需性 | 第11-12页 |
1.1.3 锌的分子生物学功能 | 第12-13页 |
1.1.4 锌的稳态调节 | 第13-14页 |
1.2 纳米粒子 | 第14-16页 |
1.2.1 纳米粒子及其毒性 | 第14-16页 |
1.2.2 纳米氧化锌及其毒性 | 第16页 |
1.3 蛋白质组学 | 第16-19页 |
1.3.1 蛋白质组学的起源 | 第16页 |
1.3.2 蛋白质组学的分类 | 第16-17页 |
1.3.3 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 | 第17-19页 |
1.4 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9页 |
第二章 A549细胞对纳米氧化锌外源刺激响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29-51页 |
2.1 前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0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3-44页 |
2.3.1 纳米氧化锌的表征 | 第33-36页 |
2.3.2 细胞活性分析 | 第36-37页 |
2.3.3 iTRAQ | 第37-38页 |
2.3.4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第38-39页 |
2.3.5 Western Blot | 第39页 |
2.3.6 细胞内ROS水平的测定 | 第39-42页 |
2.3.7 细胞内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 第42-44页 |
2.4 讨论 | 第44-47页 |
2.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A | 第51-70页 |
附录B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