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增速器斜齿轮啮合载荷及齿向修形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齿轮接触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斜齿轮有限元接触分析理论 | 第17-24页 |
·经典接触力学方法 | 第17-18页 |
·接触有限单元法 | 第18-19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的接触分析 | 第19-23页 |
·ANSYS参数化建模功能 | 第20-21页 |
·ANSYS的接触分析功能 | 第21页 |
·ANSYS的接触算法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斜齿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44页 |
·斜齿轮啮合齿廓的确定 | 第24-32页 |
·斜齿轮渐开线方程的确定 | 第24-25页 |
·渐开线斜齿轮接触线方程的确定 | 第25-30页 |
·齿根过渡曲线 | 第30-32页 |
·渐开线斜齿轮重合度计算 | 第32页 |
·斜齿轮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2-43页 |
·斜齿轮有限元单元类型 | 第34-35页 |
·斜齿轮材料属性 | 第35页 |
·斜齿轮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斜齿轮处理程序的设计 | 第38-39页 |
·斜齿轮接触位置的确定 | 第39-40页 |
·斜齿轮接触对的建立 | 第40-42页 |
·斜齿轮约束及载荷的确定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斜齿轮啮合载荷的研究 | 第44-59页 |
·斜齿轮啮合载荷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瞬时啮合刚度的概念 | 第44-45页 |
·齿间载荷分配模型 | 第45-47页 |
·齿面啮合载荷分布模型 | 第47页 |
·斜齿轮啮合载荷的接触分析 | 第47-54页 |
·斜齿轮理论载荷分布 | 第48-50页 |
·斜齿轮齿间载荷的分析结果 | 第50-52页 |
·斜齿轮齿面啮合载荷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接触参数的分析 | 第54-58页 |
·齿面摩擦力对接触分析的影响 | 第54-56页 |
·刚度系数对接触分析的影响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斜齿轮齿向修形的分析 | 第59-75页 |
·齿向修形方案的确定 | 第59-63页 |
·齿向修形方案的提出 | 第59-60页 |
·齿向修形方案的确定 | 第60-61页 |
·斜齿轮螺旋角修形理论分析 | 第61-63页 |
·螺旋角修形接触分析 | 第63-69页 |
·旋角修形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螺旋角修形优化的数学表达式 | 第64-65页 |
·螺旋角修形优化分析初值 | 第65-67页 |
·螺旋角修形优化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斜齿轮螺旋角修形强度分析 | 第69-74页 |
·斜齿轮修形前强度分析 | 第70-72页 |
·斜齿轮修形后强度分析 | 第72-73页 |
·斜齿轮修形前后强度比较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