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劳动合同性质的分析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劳动合同之特殊性及其新的发展趋势 | 第13-17页 |
一、劳动合同的特殊性 | 第13-14页 |
二、现代劳动合同理论新发展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劳动合同与关系合同的契合 | 第17-20页 |
一、关系合同简述 | 第17-19页 |
二、劳动合同与关系合同的契合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路径及其优越性 | 第20-22页 |
一、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路径 | 第20页 |
二、法律经济学的优越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经济分析 | 第22-36页 |
第一节 法律经济分析对劳动合同理论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22-23页 |
一、法律经济分析对劳动合同理论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二、现实问题与出路 | 第23页 |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效率标准 | 第23-27页 |
一、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 第24-25页 |
二、效率标准之分析 | 第25-26页 |
三、满足劳动合同法的帕雷托改善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劳动合同经济分析 | 第27-36页 |
一、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 | 第27-29页 |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投机现象 | 第29-31页 |
三、劳动合同的博弈分析 | 第31-33页 |
四、作为格式合同的劳动合同经济分析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劳动合同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 | 第36-41页 |
第一节 现实问题及立法现状 | 第36页 |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草案)的法律经济分析及立法建议 | 第36-41页 |
一、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法律经济分析 | 第36-39页 |
二、培训费用与违约金设置的法律经济分析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