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吉林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选题依据第11-12页
     ·选题目的第11页
     ·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6页
     ·我国台湾的土地制度改革第12-13页
     ·美国土地流转特点第13页
     ·印度农地流转的特点第13页
     ·日本的农地流转制度现状、特点第13-14页
     ·关于农地流转问题,我国学者系统的研究第14-16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研究的内容第16页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础理论第17-25页
   ·地租理论第17-19页
     ·马克思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第17-18页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第18页
     ·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第18-19页
   ·土地产权理论第19-22页
     ·农村土地制度第19-20页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第20-21页
     ·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第21-22页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内涵第22-25页
     ·农地使用权的概念第22-23页
     ·农村土地流转的含义第23-25页
第三章 吉林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分析第25-35页
   ·吉林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第25-28页
     ·吉林市区域现状第25-26页
     ·吉林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26-28页
   ·吉林市农地流转的现状第28-30页
   ·吉林市农地流转特点第30-32页
     ·土地流转的范围较广,模式多样化第30-31页
     ·朝族村劳动力大量到国外打工,土地流转量比较大第31页
     ·城市近郊劳动力流动性大,土地流转活跃第31页
     ·能人带动成为推动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的主导力量第31页
     ·政府和社区组织发挥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第31-32页
   ·吉林市农地流转模式第32-33页
     ·转包第32页
     ·互换第32页
     ·转让第32页
     ·租赁第32页
     ·委托耕种第32页
     ·农户自愿退包第32-33页
   ·吉林市农地流转的成效第33-35页
     ·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第33页
     ·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第33页
     ·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第33页
     ·促进了农民增收第33页
     ·优化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第33-34页
     ·促进了农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第34-35页
第四章 吉林市农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第35-38页
   ·农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纠纷增多第35页
     ·流转土地规模小,土地流转时间暂短第35页
     ·部分农民不愿离开土地第35-36页
     ·流转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第36页
     ·土地流转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第36页
   ·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第36-38页
     ·生活的依赖性和感情的寄托性第36-37页
     ·思想认识和文化水平问题第37页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城镇就业机会少,吸纳劳动力慢第37页
     ·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有偏差第37-38页
第五章 建立健全吉林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建议第38-41页
   ·明确思路和原则第38页
   ·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第38页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非农业产业,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第38-39页
   ·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39页
   ·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第39-40页
   ·要修订和完善有关农业政策,促进土地流转第40页
   ·建立农地流转市场第40-41页
第六章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简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的特征提取与描述的研究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的著作人身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