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高等教育法律的秩序价值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8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7页 |
·实践意义 | 第17-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关于秩序理论的研究 | 第19-20页 |
·关于法律价值理论的研究 | 第20-22页 |
·关于教育法律价值理论的研究 | 第22-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写作框架 | 第26-28页 |
2 高等教育法律秩序价值的理论认识向度 | 第28-60页 |
·岐义纷呈的秩序观 | 第29-42页 |
·计划秩序 | 第31-34页 |
·自发秩序 | 第34-36页 |
·高等教育系统:计划秩序还是自发秩序 | 第36-42页 |
·法律价值的意蕴 | 第42-49页 |
·法律价值的功用论 | 第42-46页 |
·法律价值的超越论 | 第46-49页 |
·高等教育法律秩序价值 | 第49-60页 |
·高等教育法律价值的向度 | 第50-55页 |
·高等教育法律的秩序价值 | 第55-60页 |
3 高等教育法律秩序价值的应然向度 | 第60-103页 |
·高等教育法律有利于教育权利安全的保障 | 第61-77页 |
·秩序的安全价值 | 第62-63页 |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 第63-69页 |
·教育法的安全价值 | 第69-77页 |
·高等教育法律有利于高等教育效率的保证 | 第77-93页 |
·效率价值及其地位 | 第77-80页 |
·高等教育的效率 | 第80-84页 |
·效率价值的法律建构 | 第84-93页 |
·高等教育法律有利于教育平等的维护 | 第93-103页 |
·平等与高等教育的平等 | 第94-97页 |
·高等教育法律中的平等原则 | 第97-103页 |
4 高等教育法律秩序价值的实然向度 | 第103-151页 |
·文本表达中的秩序价值呈现 | 第104-124页 |
·文本分析的对象 | 第104-106页 |
·混乱的结构层次设置 | 第106-113页 |
·失衡的权利义务规范 | 第113-117页 |
·缺乏权威的控制约束机制 | 第117-124页 |
·实践运行中的秩序价值体现 | 第124-151页 |
·科学性不强的高等教育立法 | 第125-132页 |
·普遍性不够的高等教育司法 | 第132-139页 |
·公开性不高的高等教育行政执法 | 第139-151页 |
5 我国高等教育法律秩序价值的反思与构想 | 第151-177页 |
·价值建构中的历史惯性制约 | 第152-157页 |
·计划思维 | 第152-155页 |
·法律工具主义 | 第155-157页 |
·价值建构中的国家主义立场 | 第157-166页 |
·确保社会主义性质 | 第157-158页 |
·确保国家利益 | 第158-161页 |
·有利于集中管理 | 第161-163页 |
·有利于稳定 | 第163-166页 |
·价值实现的途径构想 | 第166-177页 |
·价值多元与价值共识 | 第167-172页 |
·价值共识的构建途径 | 第172-177页 |
结束语 | 第177-181页 |
致谢 | 第181-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