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二、公共财政理论概述 | 第12-16页 |
(一) 公共财政 | 第12-14页 |
(二) 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 第14-16页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有关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一、关于公共财政问题 | 第18-20页 |
二、关于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问题 | 第20-21页 |
三、关于“乡财县管”改革模式的争论 | 第21-23页 |
四、关于取消农业税后农村财政问题的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非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我国农村公共财政现状 | 第25-37页 |
一、均等化的含义及衡量标准 | 第25页 |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分析 | 第25-27页 |
三、四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 | 第27-32页 |
(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27-28页 |
(二) 农村义务教育 | 第28-30页 |
(三)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 | 第30-31页 |
(四)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 第31-32页 |
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探讨 | 第32-37页 |
(一) 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 | 第32-33页 |
(二) 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 | 第33-34页 |
(三) 财政转移支付的非均等化倾向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改革县、乡财政体制,逐步完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 第37-49页 |
一、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 第37-42页 |
(一) 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 第37-38页 |
(二)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议 | 第38-42页 |
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42-46页 |
(一)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要以实现公共需求均等化为宗旨 | 第42-43页 |
(二) 调整转移支付的类型结构,增加均等化支付比重 | 第43-45页 |
(三) 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规则 | 第45-46页 |
三、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