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言 | 第8-14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 第9-14页 |
1、关于研究性学习特点的研究 | 第10-11页 |
2、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研究 | 第11-12页 |
3、目前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4、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12-14页 |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 第14-17页 |
(一)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 国外开展研究性学习情况简介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的起步 | 第16-17页 |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 第17-27页 |
(一) 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 第17-18页 |
(二)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角色的转变 | 第18-22页 |
(三) “问题”(或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 第22-23页 |
(四) 研究性学习是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结果的学习活动,但更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 | 第23-25页 |
(五) 时间的占有量问题 | 第25-27页 |
三、研究性学习在中国全面推广的条件限制 | 第27-33页 |
(一)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能力的缺乏 | 第27-29页 |
(二) 当前中学教师指导的缺乏 | 第29-31页 |
(三) 中学阶段办学条件的限制 | 第31-32页 |
(四) 时间的占有量问题成为焦点 | 第32-33页 |
四、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 第33-39页 |
(一) 从观念着手,转变人们的观念 | 第34-36页 |
(二) 社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 第36-38页 |
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校师生要转变传统的培养人才的观念 | 第37页 |
2、研究性学习的另一个大的障碍就是教育资源的缺乏和不足,这同样需要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 第37页 |
3. 教育制度的变革 | 第37-38页 |
(三) 对教师加强培训工作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