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爆破开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及破坏方式 | 第14-17页 |
| ·影响边坡开挖稳定的因素 | 第14-15页 |
| ·爆破造成边坡破坏方式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岩石高边坡爆破开挖的分析及评价方法 | 第17-30页 |
| ·高边坡开挖爆破振动影响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 ·极限平衡法 | 第17-18页 |
| ·有限元法 | 第18-19页 |
| ·概率统计法 | 第19页 |
| ·工程类比法 | 第19页 |
| ·高边坡开挖爆破振动影响评价方法 | 第19-29页 |
| ·安全系数法 | 第19-22页 |
| ·质点振速法 | 第22-26页 |
| ·安全距离估算法 | 第26-27页 |
| ·等效比距法 | 第27-28页 |
| ·电水模拟试验法 | 第28页 |
| ·其它方法 | 第28-29页 |
|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有限元计算理论 | 第30-44页 |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30-31页 |
| ·有限元法基本方程 | 第31-33页 |
| ·动力方程 | 第31页 |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31-32页 |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32页 |
| ·动力平衡方程式 | 第32-33页 |
| ·单点高斯积分和沙漏控制 | 第33页 |
| ·应力波与人工体积粘性 | 第33-34页 |
| ·时间积分和时步长控制 | 第34-35页 |
| ·无反射边界 | 第35页 |
| ·材料模型 | 第35-44页 |
| ·岩石材料爆破数值模拟的本构关系问题 | 第35-38页 |
| ·岩石材料的屈服条件 | 第38-39页 |
| ·岩石的弹塑性性质 | 第39-40页 |
| ·岩石材料的非线性特征 | 第40-42页 |
| ·岩石介质的弹粘塑性模型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爆破荷载的确定及等效施加方法 | 第44-51页 |
| ·爆破荷载直接施加在炮孔壁上 | 第44-48页 |
| ·爆破荷载的型式 | 第45页 |
| ·爆破荷载的确定 | 第45-46页 |
| ·爆破荷载作用时间 | 第46-47页 |
| ·爆破荷载的加载方式 | 第47-48页 |
| ·用LS-DYNA 模块中炸药状态方程来加载 | 第48-50页 |
| ·LS-DYNA 简介 | 第48-49页 |
| ·JWL 状态方程及其参数 | 第49-50页 |
| ·两种荷载施加的分析比较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锦屏一级水电站高边坡爆破开挖动力安全评价分析 | 第51-84页 |
| ·工程及地质概况 | 第51-52页 |
| ·研究目的、内容 | 第52-53页 |
| ·研究目的 | 第52页 |
| ·研究内容 | 第52-53页 |
| ·分析方法及安全系数的确定 | 第53-54页 |
| ·分析方法 | 第53页 |
| ·安全系数的确定 | 第53-54页 |
| ·边坡爆破开挖动力稳定性分析 | 第54-65页 |
| ·左岸边坡地质情况概述及岩石计算参数 | 第54-56页 |
| ·计算工况及结果 | 第56-64页 |
| ·左岸边坡爆破振动动力计算小结 | 第64页 |
| ·右岸边坡地质情况概述及边坡动力稳定分析 | 第64-65页 |
| ·岩石高边坡的爆破振动地震效应研究 | 第65-73页 |
| ·爆破振动的叠加效应 | 第65-66页 |
| ·计算模型 | 第66-67页 |
| ·LS-DYNA 数值计算结果 | 第67-72页 |
| ·爆破振动效应小结 | 第72-73页 |
| ·爆源近区岩体松裂范围研究 | 第73-80页 |
|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破坏准则 | 第73-75页 |
| ·压碎圈与裂隙圈半径计算[13] | 第75-77页 |
| ·爆源近区有限元模拟计算 | 第77-80页 |
| ·两种计算结果对比及总结 | 第80页 |
| ·开挖爆破振动控制标准研究 | 第80-84页 |
| ·右岸爆破开挖控制标准的确定 | 第81-83页 |
| ·左岸爆破开挖控制标准的确定 | 第83-8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