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分子印迹基本原理 | 第9-12页 |
| ·分子印迹过程 | 第9-11页 |
| ·分子印迹过程的热力学 | 第11页 |
| ·分子印迹过程的动力学 | 第11-12页 |
| ·分子印迹的特点 | 第12页 |
| ·分子印迹膜的特点 | 第12-13页 |
| ·分子印迹膜的种类 | 第13-14页 |
| ·分子印迹膜的识别机理 | 第14页 |
| ·分子印迹膜的传质机理 | 第14-16页 |
| ·溶解—扩散机理 | 第14-15页 |
| ·Piletsky"门"模型 | 第15-16页 |
| ·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 ·原位聚合法 | 第16页 |
| ·相转化法 | 第16-17页 |
| ·电化学法 | 第17-18页 |
| ·表面修饰法 | 第18-19页 |
| ·分子印迹膜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化学仿生传感器 | 第19页 |
| ·手性物质拆分 | 第19-20页 |
| ·固相萃取 | 第20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奎宁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1-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 ·奎宁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 | 第22页 |
| ·膜性能测试 | 第22-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 ·奎宁、辛可宁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25页 |
| ·膜对底物的结合性 | 第25-26页 |
| ·膜的选择透过性 | 第26-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 | 第29-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 ·材料 | 第29页 |
| ·设备 | 第29-30页 |
| ·分子印迹膜的制备 | 第30页 |
| ·膜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 ·萘普生和丙烯酰胺之间的作用 | 第31-32页 |
| ·醋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CA-MICM)的制备 | 第32页 |
| ·膜通量比较 | 第32-33页 |
| ·膜的选择结合性比较 | 第33-34页 |
| ·膜的分离选择性比较 | 第34页 |
| ·醋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CA-MICM)的最佳制备条件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香兰素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研究 | 第37-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37-38页 |
| ·醋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CA-MZCM)的制备 | 第38页 |
| ·结合量Q的测定 | 第38页 |
| ·膜渗透实验 | 第38-3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9-47页 |
| ·膜表面形态和结构 | 第39-40页 |
| ·香兰素和MAA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40-43页 |
| ·膜的选择结合性 | 第43-46页 |
| ·交联剂浓度对香兰素在膜上吸附的影响 | 第46页 |
| ·膜的选择分离性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醋酸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分离提纯茶多酚中EGCG的研究 | 第48-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 ·EGCG分子印迹复合膜(MICM)的制备 | 第49页 |
| ·紫外光度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 ·色谱检测条件 | 第50页 |
| ·茶多酚的制备 | 第50页 |
| ·茶多酚中EGCG的分离富集实验 | 第50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50-53页 |
| ·EGCG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50-51页 |
| ·EGCG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51-52页 |
| ·分子印迹复合膜分离富集EGCG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