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分子印迹的基本概念 | 第11页 |
·分子印迹技术产生的背景及研究状况 | 第11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特点 | 第11-12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 第13-14页 |
·分子印迹过程的理论探讨 | 第14-15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及性能测试 | 第15-17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17-24页 |
·模板分子的选择 | 第17页 |
·功能单体的选择 | 第17-18页 |
·交联剂的选择 | 第18页 |
·引发剂及引发方式的选择 | 第18-19页 |
·溶剂(致孔剂)的选择 | 第19页 |
·聚合方式的选择 | 第19-22页 |
·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能力的因素 | 第22-24页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第24页 |
·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展望及课题的提出 | 第24-26页 |
·研究展望 | 第24-25页 |
·发展趋势 | 第25页 |
·本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高容量甲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26-42页 |
·前言 | 第26-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试剂 | 第27-28页 |
·仪器 | 第28页 |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 第28页 |
·本体聚合法合成MSM 分子印迹三元共聚物 | 第28-30页 |
·固相萃取法 | 第30-31页 |
·聚合物溶胀性质分析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有机相中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实验 | 第31-33页 |
·有机相中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键合容量 | 第33-34页 |
·有机相中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实验 | 第34-35页 |
·含水体系中不同聚合物的键合性能 | 第35-37页 |
·含水体系中聚合物的键合容量 | 第37页 |
·聚合物溶胀性能 | 第37页 |
·甲磺隆分子印迹三元共聚体系的机理研究 | 第37-41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大黄素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 第42-51页 |
·前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试剂 | 第42-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 | 第43页 |
·色谱实验 | 第43-44页 |
·大黄素分子印迹整体柱的选择性实验 | 第44-45页 |
·大黄素分子印迹整体柱分离中药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大黄素 | 第45页 |
·聚合物的形态分析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单体/模板分子比例对选择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致孔剂中溶剂比例的影响 | 第46-47页 |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第47页 |
·聚合时间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聚合温度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分子印迹整体柱的选择性 | 第48页 |
·中药大黄片中大黄素的分离提纯 | 第48-49页 |
·聚合物的孔度分析 | 第49页 |
·流动相中醋酸含量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1 论文总结 | 第51-52页 |
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完成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