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性消费伦理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消费的伦理意蕴及消费伦理的演变 | 第11-14页 |
一、消费的伦理意蕴 | 第11页 |
二、消费伦理的历史演变 | 第11-14页 |
1、农业时代的消费伦理观——节俭、节欲 | 第11-13页 |
2、工业时代的消费伦理——消费主义 | 第13页 |
3、当代的消费伦理——可持续性消费 | 第13-14页 |
第三章 消费主义 | 第14-19页 |
一、消费主义的特征 | 第14-15页 |
1、崇尚物质享受 | 第14-15页 |
2、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 第15页 |
3、追求消费的象征意义 | 第15页 |
二、消费主义产生的因素 | 第15-16页 |
1、信贷制度及购物商场的出现 | 第15-16页 |
2、人为诱导和推销活动 | 第16页 |
3、国家政策的调控 | 第16页 |
4、经济因素 | 第16页 |
三、消费主义的弊端 | 第16-19页 |
1、消费主义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引发人性危机 | 第16-17页 |
2、消费主义破坏了生态环境 | 第17-18页 |
3、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 | 第18-19页 |
第四章 可持续性消费伦理 | 第19-25页 |
一、提出可持续性消费伦理的必要性 | 第19页 |
二、可持续性消费伦理的内涵 | 第19-20页 |
1、适度性 | 第19-20页 |
2、公正性 | 第20页 |
3、和谐性 | 第20页 |
三、可持续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 第20-22页 |
1、可持续性消费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 第21页 |
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均衡发展 | 第21页 |
3、以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为消费的宗旨 | 第21-22页 |
四、可持续性消费伦理的价值 | 第22-25页 |
1、节约资源 | 第22-23页 |
2、促进经济的发展 | 第23-24页 |
3、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第24-25页 |
第五章 当前我国消费伦理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 第25-37页 |
一、消费伦理的困境 | 第25-29页 |
1、愚昧消费 | 第25页 |
2、堕落消费 | 第25页 |
3、腐败消费 | 第25-26页 |
4、福利消费 | 第26-27页 |
5、崇洋媚外消费 | 第27页 |
6、资源浪费型消费 | 第27-28页 |
7、炫耀消费 | 第28页 |
8、抑制消费 | 第28页 |
9、侵权性消费 | 第28-29页 |
10、非诚信性消费 | 第29页 |
二、产生消费伦理困境的因素 | 第29-32页 |
1、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29-30页 |
2、传统观念的束缚 | 第30页 |
3、不完善体制的制约 | 第30-31页 |
4、舆论宣传的误导 | 第31-32页 |
5、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的约束 | 第32页 |
6、政府的引导、支持力度不够 | 第32页 |
三、实现可持续性消费伦理的对策 | 第32-37页 |
1、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消费伦理规范 | 第33页 |
2、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 | 第33页 |
3、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 | 第33-34页 |
4、积极研发可持续性产品 | 第34-35页 |
5、建立环境和资源成本价格体系 | 第35页 |
6、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 第35-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