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救济之实际履行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二章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实际履行制度的规定及分析 | 第8-15页 |
·历史渊源 | 第8-9页 |
·实际履行适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分析 | 第9-15页 |
·充分性规则 | 第9-11页 |
·合同内容的确定性 | 第11-12页 |
·合同的相互性 | 第12-13页 |
·实际履行的监督是否困难 | 第13页 |
·涉及人身因素 | 第13-15页 |
第三章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实际履行制度的规定及分析 | 第15-21页 |
·历史渊源 | 第15-17页 |
·实际履行的具体规定及分析 | 第17-21页 |
·法国的相关规定及分析 | 第17-19页 |
·德国的相关规定及分析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实际履行制度的统一化进程 | 第21-25页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相关规定及分析 | 第21-23页 |
·实际履行适用的一般原则 | 第21-22页 |
·实际履行的限制 | 第22-23页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相关规定及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五章 实际履行与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 | 第25-35页 |
·法的经济分析问题 | 第25-26页 |
·对实际履行与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 | 第26-31页 |
·缔约的磋商成本问题 | 第26-28页 |
·可期待利益的满足问题 | 第28-29页 |
·购买替代物的成本问题 | 第29页 |
·当事人的举证成本问题 | 第29-30页 |
·法院成本问题 | 第30-31页 |
·实际履行的特殊功能问题 | 第31页 |
·效率违约理论及分析 | 第31-35页 |
·关于交易成本问题 | 第32-33页 |
·关于违约后的收益问题 | 第33-35页 |
第六章 我国合同法上实际履行制度的分析与重构 | 第35-42页 |
·我国的实际履行制度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35-36页 |
·我国合同法上实际履行制度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36-42页 |
·关于实际履行在我国违约责任体系中的地位 | 第36-38页 |
·关于不适用实际履行的情形 | 第38-40页 |
·关于配套措施的制定 | 第40-4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