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理论的知识发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背景 | 第8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8-10页 |
第2章 基于状态转换的Agent | 第10-28页 |
·Agent概述 | 第10-14页 |
·Agent的性质与定义 | 第10-11页 |
·移动Agent | 第11-12页 |
·Agent内部的描述 | 第12-13页 |
·Agent的功能模块 | 第13-14页 |
·Agent逻辑上的框架 | 第14-18页 |
·Agent对非全知环境的处理方法 | 第18页 |
·基于状态转换的Agent | 第18-28页 |
·状态转换Agent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 第20-21页 |
·状态转换Agent的动作过程 | 第21-25页 |
·状态转换Agent的内部结构 | 第25-28页 |
第3章 多Agent协作模型——“市场”结构 | 第28-42页 |
·多Agent系统 | 第28-31页 |
·多Agent系统的现状及产生的背景 | 第29页 |
·多Agent技术的前景 | 第29-30页 |
·多Agent系统的特征 | 第30-31页 |
·多Agent系统中Agent之间的通信机制 | 第31-32页 |
·黑板 | 第31-32页 |
·KQML通信语言 | 第32页 |
·多Agent系统的协作策略 | 第32-34页 |
·市场结构 | 第34-42页 |
·市场结构的定义 | 第34-36页 |
·市场结构的来源 | 第36页 |
·市场结构的执行过程 | 第36-38页 |
·市场结构中的协作方案 | 第38-42页 |
第4章 知识发现 | 第42-48页 |
·数据挖掘的过程 | 第42-43页 |
·数据准备 | 第42页 |
·数据挖掘 | 第42-43页 |
·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 第43页 |
·知识发现的任务 | 第43-48页 |
·数据概括 | 第43-44页 |
·概念描述 | 第44页 |
·分类 | 第44-45页 |
·聚类 | 第45-4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6-48页 |
第5章 基于Agent的知识发现 | 第48-63页 |
·频繁模式挖掘 | 第48-54页 |
·频繁项目集的挖掘 | 第50-53页 |
·频繁序列的挖掘 | 第53-54页 |
·基于Agent的模式挖掘结构 | 第54-6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