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动态变化研究--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第12页
  三、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概念梳理第13-15页
  一、“低保”对象第13-14页
  二、“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第14页
  三、“低保”对象动态化管理第14-15页
  四、福利依赖第15页
  五、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第15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第15-22页
  一、“低保”对象动态化管理研究第16-18页
  二、“低保”制度的非预期后果第18-22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2-23页
  二、研究内容第22页
  一、研究思路第22-23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23-25页
  一、研究方法第23页
  二、创新点与不足第23-25页
第二章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化管理机制第25-38页
 第一节“低保”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25-29页
  一、产生背景第25-27页
  二、发展历程第27-29页
 第二节“低保”制度的界定与特征第29-32页
  一、界定第29-30页
  二、基本特征第30-32页
 第三节“低保”对象的进入与退出机制第32-38页
  一、进入机制第32-34页
  二、退出机制第34-38页
第三章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第38-55页
 第一节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制度工作概况第38-40页
 第二节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基本情况第40-45页
  一、申请“低保”应具备的条件第40页
  二、进入“低保”制度的程序第40-41页
  三、“低保”对象的分类施保第41页
  四、“低保”对象的专项配套政策第41页
  五、“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基本情况第41-45页
 第三节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动态变化分析第45-55页
  一、“低保”对象数量变化规律第46-50页
  二、“低保”对象的构成规律第50-53页
  三、“低保”对象的动态化管理第53-55页
第四章 青岛市市南区“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原因分析第55-67页
 第一节“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客观原因分析第55-64页
  一、经济因素第55-59页
  二、社会因素第59-60页
  三、政策因素第60-64页
 第二节“低保”对象动态变化的主观原因分析第64-67页
  一、“被动低保”第64-65页
  二、“主动低保”第65-67页
第五章 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的产生、特征及影响第67-77页
 第一节 何为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第67-68页
 第二节 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产生的原因第68-70页
  一、宏观原因第68-69页
  二、制度原因第69页
  三、外部原因第69-70页
  四、人为原因第70页
 第三节 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的基本特征第70-72页
  一、地域性第70-71页
  二、全面性第71页
  三、高额性第71页
  四、稳定性第71页
  五、“不劳而获”性第71-72页
  六、随意性第72页
 第四节 城市低保制度“身份化”的非预期后果第72-77页
第六章 解决对策——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第77-83页
 第一节 宏观经济方面第77-78页
 第二节 社会大众层面第78-79页
 第三节 个人思想方面第79-80页
 第四节 制度政策方面第80-83页
结束语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致谢第89-90页
个人简历第9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治理视角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研究--以青岛市市南区你我青少年健康服务中心为例
下一篇:非常规突发事件网格化管理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